問:如何快速有效的收集臨床病例資料,包括照片及影像等病歷資料?如何建構一個能穩定產出論文的臨床資料庫?同一筆臨床資料庫如何用不同面向切入,發表系列論文?請問是否有具體的思考流程或實例?

 

答:(蔡依橙)

 

 

QA25 拷貝

 

 

每個人都遲早會發展出最適合自己的特殊病例收集流程,以我來說,我的臨床研究專注在心臟電腦斷層,當時我很清楚,這是我所有臨床工作中,最接近世界先端知識的領域,也是發表可能性最高的領域,所以我會針對「每一個」心臟電腦斷層檢查做記錄,數量大概在一天 5 個左右。(相對的,其他臨床工作領域,我就視作臨床工作,我也會努力精進技術,但並不會額外花時間做資料整理,畢竟時間有限。)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學員提問 | 已標籤 , , , | 問:如何快速有效的收集臨床病例資料,包括照片及影像等病歷資料?如何建構一個能穩定產出論文的臨床資料庫?同一筆臨床資料庫如何用不同面向切入,發表系列論文?請問是否有具體的思考流程或實例? 已關閉迴響。

問:如何運用為數不多的臨床案例量,或是觀察型的研究,寫出能被接受的論文?

 

答:(蔡依橙)

 

 

QA24 拷貝

 

 

整體來說,大樣本當然是贏過小樣本的,你我都知道。但我們就是只有小樣本啊,該怎麼突圍呢?有以下技巧。

 

 

小樣本的資料比較乾淨

 

如果不是 prospective trial,多數的 retrospective 大樣本,其實 materials and methods 都有 protocol inconsistency 的問題,小樣本的好處,就是比較容易排除這樣的問題。例如同樣分析乳癌預後,1000人的研究有五個 VS 打不同化療,你雖然只有 100 人,但這 100 人的化療 protocol 你都有照固定的方式作,這就贏了。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學員提問 | 已標籤 , , , , | 問:如何運用為數不多的臨床案例量,或是觀察型的研究,寫出能被接受的論文? 已關閉迴響。

問:如何確立研究主題的可行性?新手如何從零到一產出文章?

 

答:(蔡依橙)

 

 

CLIP_20220417_0047

 
 

從開始有想法、形成問題,有個 idea 到寫成文章,其步驟與進度控制技巧大約如下。

 

 

閱讀文獻

 

閱讀文獻是最重要的步驟,萬一搜尋不夠徹底,您想到的是別人已經做過的,後續就會浪費很多時間,文章也會流浪很久不被接受。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學員提問 | 已標籤 , , , , , | 問:如何確立研究主題的可行性?新手如何從零到一產出文章? 已關閉迴響。

問:如何在臨床工作中找到適合發表的題材?

 

答:(吳昭慶)

 

 

CLIP_20220417_0972

 

 

快速找出適合研究題目,並加以執行實驗,再發表,這個過程從無到有確實非常難,主要限制不外乎「三沒有」:沒主題(該研究什麼病)、沒材料(病人)、沒研究方法(poor study design 實驗設計不良)。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學員提問 | 已標籤 , , , , , , | 問:如何在臨床工作中找到適合發表的題材? 已關閉迴響。

問:如何排除可能做不出結果的臨床資料收集,以免浪費時間?

 

答:(黃志生)

 

 

CLIP_20220417_0921

 
 

我們可以先用手邊現有的臨床資料跑統計,看看能不能用這些 data 說好一個故事。

 

這個概念叫做最簡可行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MVP),近年來流行的眾籌,就是運用這種商業模式。先用最簡可行產品到市場上試水溫,如果反應不錯、籌到資金,再繼續投入開發。

 

統計完可能會有三種狀況: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學員提問 | 已標籤 , , , | 問:如何排除可能做不出結果的臨床資料收集,以免浪費時間? 已關閉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