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惟研究課程,有用嗎?

 

作者:林口長庚 影像診療科 詹雯惠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詹雯惠醫師研究 T4 HCC 病患之預後因素的論文,獲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 刊登!

 

 

01_CLIP_20150726_337

 

 

第一年住院醫師就結緣的論文

 

剛上完工作坊時,我沒有寫課後心得,因為覺得若能應用上課內容、並得到成果,那時再來寫心得推薦,會更有說服力。

 

身為臨床研究及論文發表的新手,手頭上有幾篇卡關的論文是很合理的,這篇發表於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 的論文正是其中的陳年壓箱文章。猶記得剛成為第一年住院醫師、還懵懂無知時,就被指派了這個題目。

 

起初用這個題目成功地投稿到國際會議,但是在投稿到期刊時卻經歷了許多次的退稿。總結 reviewer 的意見,主要是研究設計不夠嚴謹、以及寫作技巧不足。之後在惰性以及準備專科考試的壓力下,這篇文章就一直是「draft」的狀態。

 

 

大修後的成果終獲刊登

 

當上主治醫師後研究壓力突然上升了,於是看到新思惟推出這樣的課程便很快下手報名。課程內容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如何從 reviewer 的角度來思考,包括如何訂 title、如何把 abstract 寫的精要又適切,還有 introduction 要如何整理才不會像新手做報告一樣落落長。

 

上課後回頭看自己以前的草稿,真的是菜鳥味十足。於是與游明晉醫師和洪建福主任討論後,將研究方向做了大修改、並且重新收集數據,也才有了後續登出的這篇文章。

 

 

Reviewers 意見南轅北轍時,怎麼辦?

 

投稿過程中也很感謝新思惟團隊的社群。這次投稿遇到兩位 reviewers 的意見呈現南轅北轍的狀況:一位表示一字不修就要 accept,但另一位卻大幅批評研究設計、並質疑研究價值。

 

除了和共同作者討論外,我也在臉書的新思惟之友社群求救,得到很多前輩的幫忙,尤其是蔡校長提供的超強 response letter 表格,讓我得以參考、並思考如何去回覆這兩位意見天差地遠的 reviewers。

 

最後這篇文章在兩次 revision 後順利登出。回顧這篇從壓箱五年到順利刊登於 SCI journal 的旅程,真的慶幸有共同作者的幫忙、以及新思惟課程的協助!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150726 (日) 第五梯次, 共享榮耀 並標籤為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