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張俊鴻醫師團隊,關於思覺失調症患者的肥胖與自律神經失調:與症狀嚴重度及發病亞型的關聯性之研究,獲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刊登!

 

 

01_ JPR_ChangCH_23

 

 

文章介紹

 

思覺失調症的患者,除了心理上的痛苦,其實他們身體健康也常面臨更高的風險,像肥胖(obesity)或是自律神經失調(autonomic dysfunction)等問題。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叫做心率變異度(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它代表的就是我們的自律神經系統(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NS)功能。如果 HRV 比較低,表示自律神經功能比較差,這跟死亡率增加是有關聯的。

 

研究團隊找了 70 位住院的思覺失調症患者來做評估。使用 PANSS 的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來評估患者的症狀嚴重度。同時,他們也用一個標準化的 5 分鐘測量方式,來測量患者的 HRV。這個測量主要是看 ANS 的平衡、迷走神經活性(Vagal activity, VAG),還有一個很常用的 HRV 指標,叫做 SDNN(standard deviation of normal-to-normal intervals)。為了能比較,研究裡還納入了 112 位年齡相匹配的健康人當對照組。

 

結果有以下發現:

 

  • 思覺失調症患者的 SDNN 明顯比健康對照組低很多(患者是8ms,對照組是 40.5ms,有顯著差異)。這表示思覺失調症患者的自律神經普遍是失調的。
  • 另外年紀大且有肥胖的患者,他們的 HRV 反而比年輕、沒有肥胖的患者要高。
  • 發病年齡比較早,但是 BMI < 24(就是體重比較輕、沒有肥胖)的患者,他們的 PANSS 負向症狀分數 (PANSS-N) 比較高,整體症狀分數(PANSS-G) 也比較高,不過他們的 HRV 跟其他組就沒有明顯差別。
  • 相反地,發病年齡比較晚的患者,特別是沒有肥胖的患者,他們的 ANS 和 VAG 指標反而比較好。
  • 男性患者的白血球數量比較高,而 BMI < 24 的女性患者,PANSS-N 分數比較高。
  • 此外,使用長效針劑抗精神病藥物(long-acting injectable antipsychotics)的患者中,那些沒有肥胖的個案,他們的 PANSS 興奮症狀分數(PANSS-S)比較高。

 

總結來說,思覺失調症患者確實有明顯的自律神經失調現象,尤其是在年輕、體重較輕(非肥胖)的人身上最明顯。而且,這個失調的狀況跟患者的症狀嚴重度以及發病型態都有關聯。

 

因此,HRV 和 ANS 的測量指標,或許可以當成一個「生理標記」(physiomarkers),幫助我們在治療上做風險分層,提供更個人化的照護。這樣才能更全面地照顧到思覺失調症患者的生理跟心理健康!

 

 

恭喜張醫師!

 

剛升主治醫師該繼續待在醫學中心將成績做好,以擔任主管與引進新技術為目標,還是要去地區醫院或診所?來看看講師的建議

 

 

臨床研究 / 論文寫作

 

 

期刊介紹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是 1961 年開始發行的英國期刊,由 Elsevier 旗下的 Pergamon Press 出版。2024 年的 impact factor 為 3.2、在 Psychiatry 領域排名為 Q2(91/288) 期刊。

 

 

張俊鴻醫師與新思惟

 

 

 

臨床研究 / 論文寫作

 

 

本篇發表於 共享榮耀 並標籤為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