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黃志生醫師團隊,關於抽菸的大腸癌患者,CEA 是否仍有預後意義之研究,獲 PLOS ONE 刊登!

 

 

01_PLOSONE_HuangCS_03

 

 

文章介紹

 

在大腸癌的患者,手術前後的抽血 CEA 數值,與患者的預後有明顯的相關。如果手術後的 CEA 依然升高,往往預後不好。不過,因為抽菸族群的 CEA 本來就偏高,在抽菸又接受大腸癌手術的患者族群,CEA 是否仍是一個準確的指標,是有疑問的。黃志生醫師團隊,預計針對這個主題,做回溯性的分析。

 

回溯研究 2010 到 2017 共 273 位患者,大腸癌接受手術的資料,分成三組,手術前後 CEA 都正常的為 A 組,手術前 CEA 高但手術後降下來的為 B 組,手術後 CEA 依然高的為 C 組。另外,也根據患者的抽菸史,分成抽菸與非抽菸組。

 

結果發現,C 組的預後最差,其次為 B,最好的是 A,這部分與過去研究結果類似。但根據是否抽菸去檢視資料,會發現被歸類到 C 組的患者中,沒抽菸的患者預後的確不好,但抽菸的患者預後相對好上許多。

 

這表示,抽菸患者的 CEA 本來就高,他們可能被歸類到 C 組去,但實際上預後並沒有想像中差。

 

總結來說,黃志生醫師團隊認為,抽菸患者的 CEA 作為大腸癌預後指標,並不是太準確,或許我們需要其他的策略,來預測這類患者預後。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主題,從臨床工作中,那些習以為常,像呼吸一樣自然的觀念中「找碴」,去思考這些概念有沒有可能在特定的狀況並不適用,而不是「別人既然都這麼說那應該沒有錯吧」的全盤照收。

 

這些小小的疑惑,快速利用既有的資料做個確認,發現別人不知道的事情,就是一篇新研究!

 

 

恭喜黃醫師!

 

 

期刊介紹

 

PLOS ONE 是創刊於 2006 年的知名 open access 期刊,對傳統學術期刊營運模式所產生的衝擊,是這幾年學術界的討論焦點之一,譬如蔡校長部落格文章:「2016 年 impact factor 公布,那些大家關心的期刊,現在怎麼了?

 

PLOS ONE 特性為網路原生、跨領域且全開放,對論文的 ethics 相當重視、對刊登品質亦有堅持。2018 年的 impact factor 為 2.776,在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s 領域為 Q2(24/69) 期刊。

 

 

整體來說,是名氣好、網頁介面佳、科學社群經營積極的知名 OA 品牌。不過審閱期普遍偏長,中位數約在 80 天左右。

 

與其他相關期刊的對比與選擇,歡迎參考「怎樣投才正確?擬定期刊選擇策略。

 

 

黃志生醫師與新思惟

 

 

 

論文寫作 / 製圖教學

 

 

本篇發表於 共享榮耀 並標籤為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