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程羽嬿醫師團隊,關於使用 Latanoprostene Bunod 治療隅角開放性青光眼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刊登!

 

 

01_JCM_LoTC_02_ChenYY_07

 

 

文章介紹

 

隅角開放性青光眼,是眼球內的房水循環出了問題所造成的,如果不加治療,致盲機率甚高。近年出現的新藥 Latanoprostene bunod (LBN),是含一氧化氮的前列腺素,可藉由兩個途徑增加房水排除,學理上應可以得到不錯的青光眼控制效果,臨床研究也初步證實。

 

程醫師團隊,很好奇在這個領域的臨床研究,統合起來,是否達成更高的證據強度,於是進一步作整理分析。

 

收入 9 篇研究,共 2389 位受試者後,發現使用 LBN,比起傳統的治療方式,眼壓下降明顯效果更好,而且沒有嚴重的副作用,的確是不錯的新藥。

 

 

恭喜程醫師!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快訊] 程羽嬿醫師團隊,關於使用 Latanoprostene Bunod 治療隅角開放性青光眼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刊登! 已關閉迴響。

[快訊] 黃萬均醫師團隊,關於在越南鄉間使用 budesonide-formoterol 治療慢性呼吸道疾病之研究,獲 PLOS ONE 刊登!

 

 

01_plosone_HuangWC_07

 

 

文章介紹

 

對於氣喘患者,使用 inhaled budesonide-formoterol (IBF) 在急性期治療,已經被確認是有效的,但對於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資料尚少。黃醫師與越南團隊常有公衛和醫療的合作,在越南鄉間的醫療,和在臺灣大城市的醫療系統不同,但都需要用各種方式想辦法解決問題。

 

這次黃醫師的研究,是建立一個簡單的流程,觀察對有呼吸道阻塞以及氣喘症狀的患者,直接使用 IBF 的效果。這個流程有三階段,一開始是有症狀有需要再噴 IBF,如果控制不住,那就固定噴 IBF 加上有症狀時加強,如果還是不行,就轉介到更高等級的醫院。

 

總共收入了 313 位患者,追蹤一年,共有 47.2% 的患者至少經歷過一次需要到醫院或診所的急性症狀,其中 35.4% 被診斷為急性發作。有 50.7% 的患者,在一年後依然能使用 IBF 控制得不錯,平均每天大概是噴 1.5 次左右。

 

作者認為,這樣的流程不錯,在越南的鄉間可行,也可有效減少患者的疾病與醫療負擔。未來可以進一步針對實際效果、安全性、成本效益做研究規劃。

 

雖然是 single arm 的研究,但實際上還是在解決醫療問題,而且呈現了直接用藥就能控制得不錯的數字,相關訊息也都清楚陳述,在公衛層面很有意義!

 

 

恭喜黃醫師!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快訊] 黃萬均醫師團隊,關於在越南鄉間使用 budesonide-formoterol 治療慢性呼吸道疾病之研究,獲 PLOS ONE 刊登! 已關閉迴響。

[快訊] 曾秉彥、曾秉濤醫師團隊,關於以不同抗生素治療恙蟲病的效益與耐受性之網絡統合分析,獲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刊登!

 

 

01_IJID_TsengBS_04_TsengBY_10_ChenCH_02_TsengPT_70

 

 

文章介紹

 

恙蟲病是被恙蟲叮咬後的立克次體感染,治療上多以抗生素應對,不過,在常被考慮的各種抗生素中,哪種比較有效呢?在不同的族群是否有所不同?那些抗生素造成的副作用最少呢?這是曾醫師團隊,有興趣知道的。

 

收入 14 篇隨機對照研究共 1264 位受試者後,分析發現,所有被研究的抗生素,其治癒率,都與主流的 doxycycline 類似。對小孩來說,chloramphenicol 有最高的治癒率。對成人來說,minocycline 有最高的治癒率。另外,第二代的 quinolone 類藥物,如 ofloxacin、ciprofloxacin、chloramphenicol 則明顯副作用比 doxycycline 低。

 

經過這樣的分析,對於臨床上選擇用藥,以及日後開展新的隨機對照研究,都很有指導價值。

 

 

恭喜兩位醫師!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 [快訊] 曾秉彥、曾秉濤醫師團隊,關於以不同抗生素治療恙蟲病的效益與耐受性之網絡統合分析,獲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刊登! 已關閉迴響。

基層小主管做研究,以績效經營為導向。

 

作者:安南醫院 精神科 張俊鴻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張俊鴻醫師團隊,關於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甲基安非他命使用疾患之統合分析,獲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刊登!

 

 

MEPA_20211127_0853_fip_changch

 

 

藉這個機會回顧陽春主治醫師與血汗小主管研究的異同,再次感謝林院長與蘇副院長支持身心科與憂鬱症中心。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151227 (日) 第六梯次,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 , , | 基層小主管做研究,以績效經營為導向。 已關閉迴響。

[快訊] 曾秉彥、曾秉濤醫師團隊,關於使用 CPAP 是否會增加睡眠週期性肢體抖動之統合分析,獲 Frontiers in Neurology 刊登!

 

 

01_FIN_TsengBY_09_TsengPT_69

 

 

文章介紹

 

在睡眠實驗室中,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以及睡眠週期性肢體抖動症,都是常見的狀況。使用 CPAP 可以降低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嚴重程度。不過也有人發現,使用 CPAP 可能會造成睡眠周期性肢體抖動增加,影響睡眠。雖然病生理學的機轉還沒釐清,但曾醫師團隊想先確定 CPAP 使用與睡眠周期性肢體抖動的相關性。

 

經收入 14 篇研究共 2938 位睡眠呼吸中止的受試者後,發現 CPAP 的確會增加睡眠周期性肢體抖動 PLMI。次族群分析發現,這樣的增加主要是原本沒有睡眠周期性肢體抖動症的患者,以及 BMI 小於 30 的族群。

 

這樣的相關性確認,能夠提供未來病生理機轉研究,以及相關臨床研究設計時參考。

 

本文是以 CMA 快速完成的統合分析,很適合臨床工作者作為發展參考。審閱者包括美國與俄羅斯的學者,也很有意思。

 

 

恭喜二位醫師!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未分類 | 已標籤 , , , , , | [快訊] 曾秉彥、曾秉濤醫師團隊,關於使用 CPAP 是否會增加睡眠週期性肢體抖動之統合分析,獲 Frontiers in Neurology 刊登! 已關閉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