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翁騰崧藥師團隊,關於 venetoclax 相關副作用之統合分析,獲 Expert Opinion on Drug Safety 刊登!

 

 

01_EODS_WengTS_02

 

 

文章介紹

 

威尼托克(venetoclax)是一種作用於 B 細胞淋巴瘤-2(BCL-2)的口服抑制劑,雖然在癌症治療上展現出優異的治療潛力,但其安全性仍需更全面的評估。翁騰崧藥師團隊透過統合分析,系統性地檢視了這個藥物的安全性數據。

 

研究團隊透過 PubMed、Embase、Cochrane 等醫學資料庫以及 ClinicalTrials.gov,蒐集了截至 2023 年 8 月的相關研究,經過嚴格的篩選標準,最終納入 9 項重要臨床研究進行分析。研究採用隨機效應模型來計算風險比(RR)與 95% 信賴區間(CI)。

 

分析結果顯示,使用威尼托克的病人出現以下副作用的風險明顯升高: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症的風險比為 1.427 (95% CI = 1.118-1.822)、腹瀉的風險比為 1.889 (95% CI = 1.388-2.570)、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比為 1.726 (95% CI = 1.088-2.737)。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於對照組,威尼托克並未顯著增加腫瘤溶解症候群(TLS)的發生風險(RR = 1.478,95% CI = 0.504-4.337)。

 

基於這些研究結果,臨床醫師在處方威尼托克時,應特別注意血液學、腸胃道及心臟方面的不良反應,尤其是針對具有相關基礎疾病的病人,更需要進行密切的監測與追蹤。目前雖已建立初步的安全性資料,但仍需要更多的臨床研究來完整評估威尼托克的安全性特徵,以提供更精準的用藥建議。

 

 

恭喜翁藥師!

 

初步跑出統計圖表後,如何評估可以寫或該放棄?來看看講師的建議: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快訊] 翁騰崧藥師團隊,關於 venetoclax 相關副作用之統合分析,獲 Expert Opinion on Drug Safety 刊登! 已關閉迴響。

[快訊] 許智維醫師團隊,關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影響聽力特徵之文獻回顧,獲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刊登!

 

 

01_IJMS_HsuCW_22

 

 

文章介紹

 

類風濕性關節炎(RA)不只影響關節,還可能損害聽力,但這個問題長期以來都被低估。RA 會影響中耳的小關節(如砧鎚關節、砧鐙關節),甚至影響內耳的耳蝸和聽神經,導致聽力逐漸下降。然而,目前醫界對於 RA 相關的聽力受損仍缺乏共識,也沒有明確有效的治療方式。

 

許醫師團隊分析多個國際醫學資料庫,如 PubMed、Embase、ClinicalKey、Web of Science 和 ScienceDirect,彙整了 RA 與聽力受損的關聯,包括其特徵、發病機制、檢測方式及治療方法。

 

由於 RA 造成的聽力受損機制尚未完全釐清,現有檢測方法(如聽力測試、耳聲發射測試、血液檢測等)缺乏足夠的敏感度與專一性,導致聽損問題常被忽視或延誤診斷。此外,治療 RA 的許多免疫調節藥物(如羥氯喹、甲氨蝶呤、環孢素等)也可能影響聽力。

 

早期發現對於改善預後至關重要。某些聽力測試可以幫助早期偵測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聽力損失。然而,儘管在特定頻率下,這些患者的中耳和內耳聽力損失有顯著統計意義,但這些損失不一定達到臨床聽力損失的標準。因此,儘管患者可能未意識到聽力損失,仍建議定期進行聽力評估,以預防未來的聽力惡化。

 

根據目前的研究結果,研究建議 RA 患者應定期接受專業的聽力檢測,以早期發現聽力變化,及時介入,避免進一步惡化。此外並提出一種新的治療策略,包含類固醇、羥氯喹與非侵入性腦部刺激技術,為提供臨床醫師新的治療選擇,改善 RA 患者的聽力損失問題。

 

 

恭喜許醫師!

 

介於 Q1 和 Q2 的期刊,該怎麼思考投稿策略?看看講師的建議:

 

 

 

 

論文寫作 / 臨床研究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170618 (日) 第十梯次,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 , , | [快訊] 許智維醫師團隊,關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影響聽力特徵之文獻回顧,獲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刊登! 已關閉迴響。

問:「做研究、寫論文」有除了生存以外的意義嗎?

 

 

 

00_OfficeHour126_圖片

 

 

答:(蔡依橙)

 

我能理解,多數的同學開始接觸研究跟論文,是因為有「生存」方面的需求。不管是要準備應徵、考專科或者升主治醫師。又或者決定在體系內奮鬥,於是必須達到要求的篇數跟分數,持續升等、取得計畫以營運團隊等。

 

如果今天撇除這些外在的要求,「做研究、寫論文」本身到底有沒有實質的意義呢?

 

有的,而且這個意義很強大,同時也是為什麼整個體系一開始會去要求大家要有論文的原因。

 

 

醫學是一種應用科學,所以……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學員提問 | 已標籤 , , , , , , , , | 問:「做研究、寫論文」有除了生存以外的意義嗎? 已關閉迴響。

[快訊] 吳爵宏醫師團隊,關於前十字韌帶修補術後的復健計畫之現況回顧,獲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 Rehabilitation 刊登!

 

 

01_APMR_WuCH_36

 

 

文章介紹

 

前十字韌帶(ACL)是膝關節重要的穩定結構,以前受傷都是用 ACL 重建手術來治療。不過近年來,在急性撕裂的情況下,「韌帶修補術」這個治療方式又重新受到重視。

 

目前醫界對 ACL 重建手術後的復健已經有很多研究,但對於韌帶修補術後的復健照護,相關研究還很有限。

 

吳爵宏醫師團隊為了全面了解目前醫界對 ACL 修補術後復健的作法,他們從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 和 Web of Science 等主要醫學資料庫,蒐集了 66 篇相關研究,總計超過 3100 位病患的資料。研究人員特別針對八個復健重點項目進行分析,這些項目都是依據現行 ACL 重建手術的臨床指引來訂定的。

 

不過研究發現,目前沒有任何隨機對照試驗專門比較不同的術後復健方案。而且現有的研究資料相當不完整,各醫療團隊的復健作法也都不太一樣。這突顯了一個重要問題:急需要建立一套標準化的 ACL 修補術後復健指引。

 

團隊建議,未來需要更多嚴謹的臨床試驗,並且詳實記錄研究過程,才能發展出一套具有實證基礎的復健準則,讓病患能獲得最好的照護品質。

 

 

恭喜吳醫師!

 

應徵的時候,如果論文還沒刊出,可以跟考官說正在撰寫中。請問考官會相信我嗎?來看看講師的建議: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快訊] 吳爵宏醫師團隊,關於前十字韌帶修補術後的復健計畫之現況回顧,獲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 Rehabilitation 刊登! 已關閉迴響。

問:OA 期刊被針對,論文產量回不去了,研究者如何突圍?

 

 

 

officehour_128_1

 

 

答:(蔡依橙)

 

 

疫情期間,論文發表量暴漲。

 

從課程開辦至今,我們統計了每個月校友論文發表量,發現一個很明顯的趨勢線:在疫情期間特別升高一陣子!

 

因為學過論文寫作的同學,會趁著大家對未來比較不確定、工作時數稍微減少的時候,快點把握時間把手邊的材料寫好投稿。那陣子全世界的論文量也是升高的。

 

 

trend

 

 

疫情後的論文潮退了,竟是這個原因!

 

疫情之後,本來是回到原本的趨勢線,繼續上升,但接著遇到部分醫院學校開始針對 OA 期刊做政策上的調整。

 

在這些醫院學校工作的校友,必須全部轉到傳統期刊尋找稿件適合的去處,但偏偏現在傳統期刊的審稿期都相當久,能容納的稿量也有限(受限於紙本,一年約 300-500 篇最多)。所以刊登的時間持續往後延,反應出來的就是每個月刊登量下降。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Office Hour | 已標籤 , , , | 問:OA 期刊被針對,論文產量回不去了,研究者如何突圍? 已關閉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