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質量的產出,讓面試、學術、臨床都獲得幫助!

 

作者: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外科部 楊佳叡 醫師

 

 

CLIP_20190901_0947

 

 

這是我第三次參加新思惟課程,唯一不變的大概就是永遠會掙扎的報名費 XD。這次在仔細評估之後仍然決定報名參加,理由還是和前兩次一樣,投資自己永遠是最值得的事情。

 

2017 年,在我 8 月開始住院醫師訓練前,我將當兵時不多的存款拿來連續上了新思惟的兩堂課,分別是《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和《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

 

記得當初第一次上新思惟的課程,我很佩服蔡校長所設計的課程,精緻有效率,將初學者摸索時會遇到的問題找合適的講師分享,而且在課程中可以感受出來,這是透過有邏輯、有目的的設計,盡量將內容完整呈現,而不只是像全院或科部晨會漫無目的的分享而已。

 

 

整理好自己的問題,帶來現場與助教和講師討論。

 

參加第三次工作坊,我也比較了解如何在課前將自己準備好,而不是腦袋空空的去上課。我從第一堂《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開始,就試著利用零碎時間,將新思惟從開課以來所有的學員提問、得獎作品和課程紀錄都看過一遍。(釔編按:然後楊醫師就得獎啦!恭喜楊醫師獲得「統計製圖大賽」。)

 

在了解課程內容之後,我開始預先做筆記,看看大家都是怎麼得獎、在意哪些細節,一一記錄下來寫成一張 check list,同時並把自己目前遇到的問題重新整理過,看看自己是否可以學員提問中得到答案、或是留待當天和講師和強大助教群討論。

 

回頭來看,一開始是因為新思惟報名費真的爆貴(嗚嗚嗚),覺得不先預習真的很浪費錢。所以即使很忙還是會預留時段強迫自己預習。後來才想到,其實相同道理也應該應用在每次學習的機會上,尤其在住院醫師期間參加的會議、workshop 或 CME,都是利用自己下班時間進修,而且所費不貲,如果沒有得到一定程度的收穫,心底一定會怨恨自己為何不乾脆在家裡睡覺補眠。

 

 

課前預習,課程帶來的收穫加成兩倍以上!

 

而這次參與《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我發現還好自己在課前有強迫自己充足預習,模擬課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能將課程帶來的收穫加成兩倍以上。

 

最重要的是,課後我馬上將自己手邊的 data 重新拿來評估,用課程所教的方式重新評估和整理,將陷入瓶頸的問題找到了可能的解決方案,甚至樂觀的覺得近期第三篇文章可以有機會產出!

 

(釔編按:楊醫師參加《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後,隔一年就產出第一篇 SCI 論文,目前已累積兩篇 SCI 論文!)

 

 

遇到問題不再害怕

 

在這兩年的時間,陸續都有學長姐、學弟妹詢問我參加新思惟課程的心得,我一貫的態度就是,這的確是一筆不少的花費,上完隔天也不會就變成 paper machine 或是簡報聖手,但其實這也不是我真正需要的。

 

對於心中充滿問題和雜亂想法的我來說,新思惟帶給我的價值,就是啟發了我遇到問題不再害怕,而是很有信心的相信,只要循著前人經驗分享,就可以減少盲目摸索的時間,趨吉避凶,不論在臨床工作或研究,自然會增加有質量的產出。而這兩年一路走來,不管在選科申請面試、學術研究甚至臨床工作上,我的確因此獲益良多。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190901 (日) 第十五梯次 並標籤為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