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葉威志醫師團隊,關於頑性癲癇的快速動眼睡眠結構定量研究,獲 Sleep Medicine 刊登!

 

 

01_SM_YehWC_04

 

 

文章介紹

 

過去的研究發現,頑性癲癇的患者,其睡眠中的快速動眼期 REM 會減少,而且 REM 的潛伏期會變長。不過,關於頑性癲癇患者的 REM 結構,是不是也有差異,這是葉醫師團隊想要知道的。

 

研究收入了 20 位頑性癲癇患者,以及 28 位藥物控制良好的癲癇患者,做睡眠監測,並從 REM 睡眠中,取出 5 分鐘的腦電圖以及心電圖作分析。結果發現,頑性癲癇患者比起藥物控制良好的癲癇患者,其 REM 睡眠的確較少,而且潛伏期長。而腦電圖分析也發現,其 absolute beta power 與 relative beta power 會降低,relative delta power 會升高。

 

整體來說,作者分析認為,頑性癲癇患者的 REM 睡眠,在大結構與微結構方面,都會受到影響。

 

在既有的研究基礎上,更詳細的去看許多細部參數,並加以定量,的確是一個拓展研究主題的好方式。

 

 

恭喜葉醫師!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快訊] 葉威志醫師團隊,關於頑性癲癇的快速動眼睡眠結構定量研究,獲 Sleep Medicine 刊登! 已關閉迴響。

2021 / 10 / 17(日)活動內容

 

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Clinical research and publication hands-on workshop

 

2021 年 10 月 17 日(日)9:00a – 4:40p

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尼采廳

吳昭慶醫師 / 黃志生醫師 / 蔡依橙醫師

 

 

2021_banner

 

 

協助校友課後發表超過 2000 篇 SCI 的新思惟國際,再次打造最符合今日學術環境的研究工作坊,開放報名囉!

 

  • 從審閱者角度,給你稿件準備建議,避免一眼就被退稿,學會正確的標題與摘要寫法。
  • 怎樣寫論文,才會又快又有效。從靠靈感,變成靠結構,即使精神不好也能持續產出。
  • 別擔心自己統計爛,下午兩點讓你在自己的電腦跑完統計,作出 SCI 等級圖表。
  • 如何讓 revision 幾乎全被 accept,真正讀懂 reviewer 想要的是什麼。
  • 覺得自己的研究環境不夠好嗎?其實大家都是。如何整合手邊資源,順利起步。
  • 想不到研究主題嗎?不知道怎麼累積研究資源嗎?我們教你。

 

全新工作坊改款,由具有國際頂尖期刊 editor 經驗,長期評估大量稿件的吳昭慶醫師,與實際從中小型醫院學術起步,並產出系列論文的黃志生醫師,搭配多次獲得研究獎項,並在國際學會擔任顧問的蔡依橙醫師,一同講授。

 

最適合初學者的入門課程,為你而開。

 

 

20161224_feedback_00004_event

 

20161224_feedback_00002_event

 

 

時間地點

 

時間:2021 年 10 月 17 日(日)9:00a – 4:40p

地點: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尼采廳

名額:約 30 名,視疫情降載規定調整。

主辦單位:新思惟國際(InnovaRad)

 

 

寫出自己的論文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211017 (日) 第十八梯次 | 已標籤 | 2021 / 10 / 17(日)活動內容 已關閉迴響。

2021 / 10 / 17(日)課程記錄

 

 

 

 

 

 

【長期心得】從 Intern 時期跌跌撞撞,到住院醫師發表 4 篇 original。(施恩潔 醫師)

 

[快訊] 王韶靖醫師團隊,關於晚期子宮內膜癌治療方案比較之研究,獲 BMC Medicine 刊登!
[快訊] 王韶靖醫師團隊,關於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不良妊娠結果之相關性研究,獲 Scientific Reports 刊登!
[快訊] 王韶靖醫師團隊,比較 Lenvatinib plus Pembrolizumab 與 Doxorubicin 治療短期內復發子宮內膜癌之研究,獲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刊登!
[快訊] 吳柏毅醫師與其參與團隊,關於巨細胞病毒視網膜炎病人的視網膜剝離與死亡率研究,獲 Graefe’s Archive for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phthalmology 刊登!
[快訊] 吳柏毅醫師與其參與團隊,關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玻璃體切割術治療視網膜剝離的手術決策與結果之研究,獲 Indi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刊登!
[快訊] 施恩潔醫師團隊,關於青光眼手術中使用不同方式給予 mitomycin C 之預後研究,獲 International Ophthalmology 刊登!
[快訊] 吳柏毅醫師與其參與團隊,有關早產兒視網膜病變中的全身性細胞因子的文獻回顧,獲 Journal of Personalized Medicine 刊登!
[快訊] 吳柏毅醫師與其參與團隊,關於早產兒視網膜病變之角膜地形圖研究,獲 Eye 刊登!
[快訊] 施恩潔醫師團隊,關於兒童眼窩蜂窩性組織炎的抗生素選擇研究,獲 Antibiotics 刊登!
[快訊] 施恩潔醫師團隊,關於血容比與視網膜動脈阻塞之相關性研究,獲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刊登!
[快訊] 王韶靖醫師團隊,關於第三期子宮內膜癌使用不同術後治療之預後差異研究,獲 Frontiers in Oncology 刊登!
論文不只是從 0 到 1,甚至每次 revision 都得以被 accept!(王韶靖 醫師)
[快訊] 施恩潔醫師團隊,在智能障礙並有春季角結膜炎的男性患者,治療難治型角膜水腫之個案研究,獲 BMC Ophthalmology 刊登!

 

 

2021 / 10 / 17(日)活動內容

2021 / 10 / 17(日)課程講者

2021 / 10 / 17(日)報名額滿

2021 / 10 / 17(日)課程滿意度與手寫回饋

2021 / 10 / 17(日)課程照片記錄

2021 / 10 / 17(日)「統計製圖大賽」得獎作品

 

 

 

 

 

 

 

 

 

 

 

 

最新活動

 

 

發表於 20211017 (日) 第十八梯次 | 已標籤 , | 2021 / 10 / 17(日)課程記錄 已關閉迴響。

[快訊] 曾秉濤醫師團隊,關於光照治療對癌因性疲憊之統合分析,獲 BMJ Supportive & Palliative Care 刊登!

 

 

01_BMJSPC_WuMK_07_TsengPT_58

 

 

文章介紹

 

癌症病人約有 45% 會有中至重度的癌因性疲憊,對於生活品質影響很大。目前證據強度最高的介入方式,是運動,不過這牽涉到改變患者的行為,難度較大。曾醫師想研究看看,光照療法對於癌因性疲憊,是否有效?

 

共收入 9 篇文章 231 位患者做統合分析,結果發現,每天早上用白光照 30 分鐘,對比於暗紅光,患者的疲憊嚴重程度有顯著改善。相對的,照白光則對憂鬱程度、生活品質,沒有顯著幫助。但整體來說,照白光與暗紅光相比,患者的接受度與安全性則是類似。

 

對於臨床上有意思的問題,在新的研究出來後,如果稍加分析發現能得到一些過去統合分析沒能看到的細節,加以整理刊登,是個不錯的研究策略。

 

 

恭喜曾醫師!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 [快訊] 曾秉濤醫師團隊,關於光照治療對癌因性疲憊之統合分析,獲 BMJ Supportive & Palliative Care 刊登! 已關閉迴響。

[快訊] 徐英碩醫師團隊,關於睡眠呼吸中止患者,以睡眠內視鏡評估顎咽成型術效果之研究,獲 Nature and Science of Sleep 刊登!

 

 

01_NSS_HsuYS_06

 

 

文章介紹

 

嚴重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在手術前,常做睡眠內視鏡,觀察阻塞的位置與型態,以決定手術的範圍與規劃。不過,睡眠內視鏡對於患者是否需要多部位手術,以及術後的效果,預測能力稍有侷限。徐醫師團隊,預計比對顎咽成型術前後的標靶輸注全靜脈麻醉內視鏡的結果,了解患者呼吸道的變化。

 

研究收入了 34 位患者,詳細施做術前術後的藥物誘導睡眠內視鏡,並與手術一併回顧。結果發現,患者的呼吸狀況改善相當多,不過術後患者在軟顎部分的塌陷型態會改變。預後不好的型態,包括術前與術後完全舌根塌陷,以及術後軟顎塌陷。

 

藉由詳細的檢查,去思考手術的效果,並追蹤患者的變化,能協助醫療團隊精進自己的技術,並提前認知到各種預後徵象,對於提早介入、期待管理、醫病溝通、提升醫療品質,均有幫助!

 

 

恭喜徐醫師!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快訊] 徐英碩醫師團隊,關於睡眠呼吸中止患者,以睡眠內視鏡評估顎咽成型術效果之研究,獲 Nature and Science of Sleep 刊登! 已關閉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