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編者信(letter to editor)關鍵在於一字千金,字數越少越難寫!

 

作者: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 曾秉濤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曾秉濤醫師團隊,關於吸入大麻對開車能力影響之致編者信,獲 JAMA 刊登!

 

 

Meta-analysis_20201107_0539

 

 

請用最精煉的文字,清楚表達你的重點。

 

就像我在另外一篇心得裡面提到的,「致編者信」因為字數限制嚴格,所以必須確實把握每一段要寫進去的內容,讓每一個字都獲得最大的發揮。

 

一篇好的致編者信主要架構仍然不脫「起承轉合」四大架構,至於這四大架構在撰寫的過程中,該如何安排呢?讓我用我們這篇致編者信作為範例(附註:這篇文章因為一些因素,所以我們總共只用 200 字)。

 

 

起承轉合,字字珠璣。

 

在我們這篇致編者信裡面,除了最老套的「To the editor」之外(話說,好像每一篇雜誌都要求一定要有這幾個老套字眼,有的雜誌甚至要求用字數更多的「To whom it may concern」,真是無可避免的字數消耗呀),接下來每一句話都是主要角色!

 

我們先用簡短的 35 個字,直截了當帶出這封致編者信撰寫的目的(從 We wish to discuss 開始到 the article by Dr Arkell and colleagues),在這邊我們稍微偷吃步一點,為了減少字數而沒有把縮寫的全名拼出來。

 

接著因為前面字數使用較少,所以這邊有了多一點的 quota,我們在「承」這個階段就可以用 93 個字,多寫一點自己闡述的內容(從 A double-blind study reported 到 may be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task performance monitoring and increased mind wandering)。

 

再來就是引用他人的文獻來支持 / 反駁我們的觀點,也就是所謂的「轉」,在這邊大約用了 55 個字(從 Although there are several studies 開始到 while a 40-mg sublingual dose of CBD increased intraocular pressure)。

 

最後,因為前面字數用太多,所以結尾的「合」只剩下 14 個字的額度可以用(也就是 Future studies are warrante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CBD on the visual system)。

 

 

寫作致編者信的注意事項

 

基本上,我們要先對致編者信這種東西有個初步的認知,一般而言,因為致編者信本身並不算在 Impact factor 的分母裡面(Impact factor 的分母只看 original article 和 review article,所以高分雜誌通常一期裡面只會有 2-3 篇 original article 和 1-2 篇 review article),而致編者信通常會引用自己期刊的那些 original article 或 review article,所以既可以增加分子,又不會增加分母,理論上對雜誌而言是多多益善。

 

但是近幾年 Clarivate analytics 公司開始加強管制 self-citation(也就是自己期刊引用自己期刊的文章),甚至祭出大旗「self-citation 過多的雜誌直接除名」後,這些致編者信也不再是多多益善了。

 

之前群星(letter)拱月(original article)的盛況越來越少見了,當然,對於那些超大部頭的期刊來說,因為其他雜誌會爭相引用他們的文章,所以有大量分子湧入的情形,self-citation 的現象自然被稀釋,因此那些超大部頭的期刊仍然維持過往作風(當然,他們一定也會強調「我們從來不是為了 citation 數量而刊這些文章」)。

 

在了解致編者信對於期刊主編的意義之後,我們就可以知道要如何寫作,才比較容易受到主編的青睞。致編者信其實就是主編的飯後甜點,既不能太豐盛而喧賓奪主,也不能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因此,就像我們前面反覆強調的,你既要言之有物,用字精煉,又要能夠快速吸引主編的目光,才有機會獲得主編的青睞,就好比我們另外一篇個案報告,沒有任何修改就馬上被採用。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共享榮耀 並標籤為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