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楊鎮源醫師團隊,使用關節鏡經骨中央凹足跡修復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之研究,獲 Journal of Hand Surgery (European Volume) 刊登!

 

 

獎狀2

 

 

文章介紹

 

楊醫師專精於手外科,在手腕受傷類型中,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 TFCC 的中心凹破裂,會導致遠端橈尺關節不穩定。於是楊醫師團隊開發了一種在關節鏡下經骨修復中心凹足跡的技術。該技術經過 1.6mm 的骨隧道,使用四根不同的縫合線,增加 TFCC 與中心凹足跡之間的接觸,達到更好的癒合。

 

文中整理了 12 名接受此修復技術的患者,平均追蹤時間為 53 個月,各種手腕評分與功能評分均獲得改善,所有患者的遠端橈尺關節也都穩定,結果相當不錯!

 

楊醫師團隊此文,將自己處理的疑難雜症與先進技術做整理,並附上相當清晰的圖片與手術過程,是奠定自己在手外科領域「江湖地位」的重要文獻。

 

 

恭喜楊醫師!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快訊] 楊鎮源醫師團隊,使用關節鏡經骨中央凹足跡修復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之研究,獲 Journal of Hand Surgery (European Volume) 刊登! 已關閉迴響。

2022 / 4 / 17(日)活動內容

 

 

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Clinical research and publication hands-on workshop

 

2022 年 4 月 17 日(日)9:00a – 4:40p

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吳昭慶醫師 / 黃志生醫師 / 蔡依橙醫師

 

 

2021_banner

 

 

想發表自己的論文,總是苦於資源不足,只能做臨床研究,所做的主題個案少?因為害怕統計,看到千百種統計方式不知該怎麼辦?由於身邊有投稿經驗的人少,不知該怎麼寫才會讓 reviewer 喜歡?投稿一直被 reject,到底是犯了什麼錯誤?

 

新思惟提供最容易起家的方式,以「發表 SCI 論文」為目標,從論文怎麼寫作、reviewer 怎麼審稿、revision 怎麼回應,到臨床研究如何建立自己的資料庫,我們給你務實建議,讓做研究不再是遙不可及!

 

2021 年新思惟之友共 984 篇論文登上 PubMed,平均每月超過 80 篇論文發表!越來越多年輕醫師,在生涯早期讓自己具備做研究的能力,成功發表人生第一篇!

  • 從審閱者角度,給你稿件準備建議,避免一眼就被退稿,學會正確的標題與摘要寫法。
  • 怎樣寫論文,才會又快又有效。從靠靈感,變成靠結構,即使精神不好也能持續產出。
  • 別擔心自己統計爛,下午兩點讓你在自己的電腦跑完統計,作出 SCI 等級圖表。
  • 如何讓 revision 幾乎全被 accept,真正讀懂 reviewer 想要的是什麼。
  • 覺得自己的研究環境不夠好嗎?其實大家都是。如何整合手邊資源,順利起步。
  • 想不到研究主題嗎?不知道怎麼累積研究資源嗎?我們教你。

 

由具有國際頂尖期刊 editor 經驗,長期評估大量稿件的吳昭慶醫師,與實際從中小型醫院學術起步,並產出系列論文的黃志生醫師,搭配多次獲得研究獎項,並在國際學會擔任顧問的蔡依橙醫師,一同講授。

 

最適合初學者的入門課程,為你而開。

 

 

20220109_feedback_00001

 

20220109_feedback_00003

 

 

時間地點

 

時間:2022 年 4 月 17 日(日)9:00a – 4:40p

地點: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名額:約 30 名,視疫情降載規定調整。

主辦單位:新思惟國際(InnovaRad)

 

 

投資自己登 PubMed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220417 (日) 第二十梯次 | 2022 / 4 / 17(日)活動內容 已關閉迴響。

2022 / 4 / 17(日)課程記錄

 

 

 

 

 

 

[快訊] 林昭旭醫師團隊,關於臺灣孕婦維生素 D 缺乏與碳水化合物攝入之相關性研究,獲 Medicina-Lithuania 刊登!
研究者都該來上一次新思惟,讓投稿之路更順利。(林昭旭 醫師)
[快訊] 王志豪醫師團隊,分享十二指腸壁內血腫之超音波影像,獲 Pediatrics and Neonatology 刊登!

 

 

2022 / 4 / 17(日)活動內容

2022 / 4 / 17(日)課程講者

2022 / 4 / 17(日)報名截止

2022 / 4 / 17(日)課程滿意度與手寫回饋

2022 / 4 / 17(日)課程照片記錄

2022 / 4 / 17(日)「統計製圖大賽」得獎作品

 

 

 

 

 

 

 

最新活動

 

 

發表於 20220417 (日) 第二十梯次 | 已標籤 , | 2022 / 4 / 17(日)課程記錄 已關閉迴響。

寫作個案報告,快速增加論文發表數。

 

作者:國軍台中總醫院 內科部 蔡孟格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蔡孟格醫師團隊,關於黴漿菌與披衣菌肺炎合併急性呼吸窘迫之個案研究,獲 Diagnostics 刊登!

 

 

casereport_20211016_0479_ARDS

 

 

住院醫師所接觸的個案,成為寫作的好題材。

 

這個個案是我在 R2 照顧過的一位病人,是年輕女性,因為同時感染 M. pneumoniaeC. pneumoniae 而造成 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這兩個是台灣社區型肺炎常見的病原體,一般來說比較不會造成這麼嚴重的 complication,尤其是前者,甚至有 walking pneumonia 的稱號。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210110 (日) 第十七梯次,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寫作個案報告,快速增加論文發表數。 已關閉迴響。

[快訊] 蔡孟格醫師團隊,關於黴漿菌與披衣菌肺炎合併急性呼吸窘迫之個案研究,獲 Diagnostics 刊登!

 

 

01_diagnostics_TsaiMK_05

 

 

文章介紹

 

在社區型肺炎中,黴漿菌和披衣菌肺炎,被認為是症狀輕微,且治療上相對容易的疾病。因為感染這類菌種,而導致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目前並沒有任何個案報告過。

 

蔡孟格醫師團隊,遇到一例這樣的患者,免疫正常且年輕,同時感染黴漿菌與披衣菌肺炎後,也開始了 piperacillin 與 clarithromycin 的治療,竟然在兩天後進展成急性呼吸窘迫症。之後抗生素轉換為 levofloxacin,患者的狀況康復很快,住院第 12 天便順利出院。

 

因為在年輕且沒有免疫低下的族群,這樣的表現真的太奇怪,於是蔡醫師團隊進一步施做了基因檢測,發現 LRRC16A 這個與血小板數目和急性呼吸窘迫症有關的基因有變異。

 

作者認為,這樣的案例值得分享給學界參考,或許在部分基因特徵的患者,染上一般認為輕微的黴漿菌、披衣菌,也可能造成嚴重症狀。後續就待更多相關的個案觀察發表,做進一步的確認。

 

在內科的世界中,許多疾病都是這樣發現的,許多知識都是這樣更新的。在覺得很明確的診斷,給予很明確的治療後,發現病程不如預期,於是藉由敏銳的臨床觀察力,以及完整的檢查,找出過去知識無法涵蓋的部分。這也是個案報告之所以在大實證時代,依然屹立不搖的重要原因。

 

能以 case report 的格式,登上超過 3 分的期刊 Diagnostics,說明蔡醫師團隊的觀察力與呈現能力,都很厲害!

 

 

恭喜蔡醫師!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快訊] 蔡孟格醫師團隊,關於黴漿菌與披衣菌肺炎合併急性呼吸窘迫之個案研究,獲 Diagnostics 刊登! 已關閉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