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應該把 mean / SD / 95% CI 都寫上,還是砍掉原本我給的 SD,只保留 mean 跟 95% CI 呢?

 

 

QA60_32

 

 

問:校長好,上次請教你的那篇已經初步被接受,要求 minor revision。審閱者表示,連續變數的 result 必須要用 mean 和 95% CI 表示,我已經給了 mean 跟 SD,表格如果又加上 95% CI,會顯得很複雜,請問校長,我應該把 mean / SD / 95% CI 都寫上,還是砍掉原本我給的 SD,保留 mean 跟 95% CI 呢?

 

答:(蔡依橙)

 

都可以。我個人的話,會寫上 mean / SD / 95% CI,讓審閱者滿意之外,這篇日後如果有人想做統合分析,他就不用自己再換算出 SD。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學員提問 | 已標籤 , , , , , , , | 問:應該把 mean / SD / 95% CI 都寫上,還是砍掉原本我給的 SD,只保留 mean 跟 95% CI 呢? 已關閉迴響。

問:Revision 有些問題不知道該怎麼回,可以列出參考文獻,指出 reviewer 錯了嗎?

 

 

QA59_31

 

 

問:校長好,上次 Office Hour 詢問的那篇順利進入審閱,現在 reviewer 給我們 revision 的機會,不過有些問題令人覺得苦惱,想請問我該怎麼回。

 

我的 study 是比較同一疾病的兩種不同治療,之後的預後。我在 methods 提到我們是  comparative interventional study,但 reviewer 很有意見,認為我們是 retrospective study,不可以說自己是 comparative interventional study。

 

可是我查 paper 說,study 可以分為 observational 和 interventional study,interventional 以 prospective 為主,但也可以是 retrospective。我要明白列出參考文獻,並說他錯了嗎?

 

答:(蔡依橙)

 

明白指正 reviewer,不是很好的策略,他畢竟擁有 reject 你的權力。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未分類 | 已標籤 , , , | 問:Revision 有些問題不知道該怎麼回,可以列出參考文獻,指出 reviewer 錯了嗎? 已關閉迴響。

【長期心得】新思惟各大經典工作坊效用剖析

 

筆名:知道要如何長大的自己

 

 

MEPA_20220626_0977

 

 

第一次接觸到新思惟是在 2014 年,醫院邀請蔡校長來分享醫學海報的製作,那是第一次見識到,原來不需要很大的組織,就可以把課程活動辦的實用而充滿細節,也知道公版 / 模板不一定是對的。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 , , , | 【長期心得】新思惟各大經典工作坊效用剖析 已關閉迴響。

[快訊] 吳爵宏醫師團隊,關於大血管阻塞中風患者,以血管內技術治療預後之研究,獲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刊登!

 

 

01_JFMA_WuCH_35

 

 

文章介紹

 

大血管阻塞造成的中風是相當嚴重的,隨著科技進步,現在可以用血管內技術取出血栓,緩解血管阻塞狀況。吳醫師與其團隊,對於血管內取栓後,患者的預後好壞,究竟跟那些臨床因子有關,很有興趣,於是有此研究。

 

研究回溯收集了四年間共 148 位大血管阻塞中風並經血管內取栓治療之患者,經分析後發現,與日後功能預後較好有關的因素為:年輕、可坐起、正常吞嚥功能、較頻繁的每日復健。

 

大型醫學中心,對於嚴重疾病的照護是其強項,治療也通常更為積極,與世界先進趨勢類似,各種醫療記錄跟評估也都相當完整。在自己的強項領域做分析,是很不錯的臨床研究主題。

 

 

恭喜吳醫師!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快訊] 吳爵宏醫師團隊,關於大血管阻塞中風患者,以血管內技術治療預後之研究,獲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刊登! 已關閉迴響。

[快訊] 吳爵宏醫師團隊,關於使用超音波評估龐貝氏症患者骨骼肌之研究,獲 European Journal of Paediatric Neurology 刊登!

 

 

01_EJPN_WuCH_34

 

 

文章介紹

 

龐貝氏症,是嚴重的遺傳性肌肉疾病,會因為過度累積的肝醣堆積在肌肉中,造成肌肉損傷,逐漸失去功能,甚至影響到心臟而死亡。超音波評估,過去常用的是半定量的 Heckmatt scale,給予肌肉影像狀況評分,吳醫師團隊想嘗試研發更精確的定量方式,於是有此研究。

 

研究收入了 18 位龐貝氏症患者,選定多處肌肉做超音波量測,記錄超音波異質性數值(使用 ImageJ 量測訊號標準差,除以平均值所得),以及彈力造影測得數值,並與患者的運動功能多項參數做比對。

 

結果發現,小腿肌肉的超音波異質性與步行距離成正比,四肢肌肉的超音波異質性與爬樓梯能力成正比。也就是說,超音波異質性越低,運動能力越差。作者總結,超音波異質性數值是個很好的量化指標,日後或能協助我們辨認出早期疾病。

 

 

恭喜吳醫師!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快訊] 吳爵宏醫師團隊,關於使用超音波評估龐貝氏症患者骨骼肌之研究,獲 European Journal of Paediatric Neurology 刊登! 已關閉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