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林盈均醫師團隊,關於腸穿孔造成腹部腔室症候群之個案報告,獲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Case Reports 刊登!

 

 

01_IJSCR_LinYC_03

 

 

文章介紹

 

大腸鏡瘜肉切除,是今日醫療常見之手術,但因瘜肉型態的關係,少數可能併發腸穿孔,甚至腹部腔室症候群。

 

林盈均醫師團隊,報告一名患者,在大腸鏡瘜肉切除術後,併發腸穿孔,並呈現腹漲、發冷、血壓掉,並有意識不清、喘與四肢蒼白等症狀,診斷為腹部腔室症候群。之後緊急於腹腔放入引流管洩壓,但或因管子尺寸較小,且被臟器擠壓彎折,導致引流效果不佳。於是轉為緊急腹部探查術,洩壓並同時處理腸穿孔。術後患者恢復迅速順利,七天後出院,無其他併發症。

 

雖然大腸鏡瘜肉切除,造成腸穿孔並演變成腹部腔室症候群的機會不大,但因為早期發現並治療,預後會好上許多,林醫師團隊整理之,並與全世界醫療同業分享,提供治療與診斷過程,協助未來類似的患者。

 

 

期刊介紹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Case Reports (IJSCR) 是一本涵蓋所有外科領域個案研究的 open access 期刊,由位於倫敦的 IJS publishing group 委由學術出版商 Elsevier 公司發行,有被 PubMed 收入,但目前仍無 impact factor (IF)。

 

這本期刊是從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IJS) 分出來的,因為 case report 與 case series 文類,雖然對外科經驗傳承很重要,但在學術引用的表現並不理想,於是在 2010 年時,IJS 決定分出 IJSCR,繼續刊登為數眾多的個案報告,作為分流。在 2015 年,又再分出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Open。之後 IJS 的發展也的確不錯,分數持續上升,2018 年 IF 為 3.158 分,是外科領域的 Q1(40/203) 期刊。

 

對於 IJS 從一本期刊發展成一堆期刊的過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其歷史簡介,以及期刊列表。不過目前這麼多期刊中,仍只有 IJS 有 impact factor。

 

IJSCR 雖然沒有分數,但因為與知名期刊 IJS 共享 editorial board(對照 IJSCRIJS),且有完整的 PubMed 國際能見度,作為學術生涯起步,或資深研究者偶爾寫個小品文與國際分享的目標期刊,還是相當不錯的。

 

閱讀 IJSCR 的 editorial board,會發現,這是一本以大英國協國家為主的期刊,其中也有來自台灣的編輯委員:知名的長庚整形外科魏福全教授。

 

 

再次恭喜林醫師!

 

 

林盈均醫師與新思惟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共享榮耀 並標籤為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