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醫學生來上課會不會跟不上?

 

作者:高雄醫學大學 後醫系 彭凡 實習醫師

 

 

01_innovarad_FPong_CLIP_20210110_1385

 

 

很慶幸我來了,打通被卡住很久的自己。

 

因為自己手上的研究遇到瓶頸,很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大家對於研究難題是如何克服困難的。

 

但在報名新思惟的《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課程前,我一直很困擾,究竟應該要有怎麼樣的準備,才能夠讓自己的學習效益最大化。畢竟現在的程度只是實習醫學生,會不會去參加了課程,卻因為自己程度跟大家有很大一段落差,什麼都聽不懂,還好最後很幸運地在參加完課程之後,我覺得自己某些被塞住的想法,被啟發、被打通了。

 

我目前是跟隨心臟外科的團隊做研究,大約有一年的時間,過程中,我覺得最大的困難是統計製表、題目敏感度以及進度規劃這三個部分。

 

 

統計製表:釐清統計應用的方向

 

統計製表部分,在開始接觸研究的過程中,面對的第一座高山就是統計,當時在腦中只剩下些微一階國考的生物統計記憶與程度。一開始接觸大家比較常用的統計軟體 SPSS,看書自學,搭配自己閱讀的文獻,只要看到文獻上有的統計方式都自己跑跑看。

 

但因為並不是一個有完整系統的學習方式,一直不知道,關於統計的知識到底應該要更加深入了解,還是應該以實用為主,導致花了很多時間在研究統計的細節。另外在將自己的成果繪製成表格時,SPSS 也有其極限,繪製出來的圖看起來也並不是這麼的美觀。

 

新思惟的課程在這部分,用清晰的重點整理讓我確定統計應用的方向。而實作時,按照講義上的教學,自己用 MedCalc 繪製出漂亮的圖片,才發現原來要製作一張讓人視覺舒服的圖,有這麼多細節在裡面,字型、字體大小、顏色、方向、構圖平衡、輸出都各有玄機,這些細節如果只是自己閉門造車,真的是永遠不會知道。

 

 

題目敏感度:面對問題的思考更加靈活了

 

對實習醫學生來說,要接觸臨床研究,「題目敏感度」也是一大困難點,外科手術的許多細節我們並不瞭解,也沒有照顧過一定數量的病人,讓我們在臨床上遇到一些特別現象時,總是不斷的與機會擦身而過。

 

上課時,能聽到講師分享自己的經驗,以及當初撰寫論文的契機與想法,未來在面對自己的研究題目時,有一些新的切入角度與看法。

 

 

進度規劃:學會如何顧及所有面向

 

 

02_innovarad_FPong_CLIP_20210110_1613

 

 

研究的進度規劃,則是在此次上課獲得最大啟發的部分。就像老師上課所提到的圖一樣,研究有許多的面向:主題、寫作、圖片表格、統計、執行、實驗設計,我們不需要每項都特別強,只需所有能力整合起來有及格就好。

 

在我自己的研究步調上,一直把時間花在統計以及實驗設計上,確實導致自己壓縮了其他部分的時間,因而忽略研究的進度是有許多面向的,不能只偏廢某一個部分。平常做研究,大部分都還是跟自己的指導老師討論,雖然會慢慢增加思考的深度,但同時也感覺到,自己想法的廣度與靈活性越來越低,在安排自己研究進度時,也很難全面的顧及所有面向,分不清楚哪些才是最重要的,哪些則是可以做到剛好就好。

 

藉由新思惟的課程,了解其他老師們對於研究抱持什麼樣的訣竅與想法,對我來說,這堂課是很值得的一次學習。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210110 (日) 第十七梯次 並標籤為 , ,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