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論文遲早會遇到,早開始、早升等。

 

作者:匿名

 

 

01_innovarad_20210110_12_CLIP_20210110_0188

 

 

不想面對?但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2020 年過去了,世界在變、環境在變,不過,新思惟的課程沒變,一樣的簡潔、有力、切中問題並貼近現實需求。

 

現實是殘酷的,為了教學醫院評鑑、為了升等、教職,為了以後也能有更多發展的選擇,研究及文章發表是必須的。既然以後用的到,在剛進到醫院,還是 PGY 的時候,如果可以開始準備,就可以避免時間緊湊、生不出文章,錯失各種機會。

 

該來報名上課嗎?既然遲早會遇到,早點開始、早點升等。

 

 

沒有頭緒?或許方向一直在身邊。

 

正如吳昭慶醫師轉述蔡校長的話:「醫學研究的目標在推進醫學研究的進步」。在上了課程之後,對於沒有研究主題、沒有材料跟方法的部分,更加有感觸。

 

老師們都走過剛開始青黃不接的階段,但在臨床操作中、文章閱讀中,摸索出醫療工作上可以進步的部分,加以研究,把自己發現的結果分享出來,確實改善醫療的品質與流程,這給了目前在鑽牛角尖,想要寫論文卻寫不出來的我,一個當頭棒喝。

 

是的,醫學研究的目標在推進醫學研究的進步,或許方向一直都在自己身邊,只是沒有好好想一想。

 

 

不知道怎麼寫?好的老師一天帶你上天堂

 

有了想法及一堆資料,卻不知道怎麼寫,也不知道該注意什麼?這個課程很厲害的,分別找了 editor 跟 reviewer,把在文章寫作中需要注意的、從標題怎樣訂定、圖跟表的呈現到結論都很簡潔又仔細的描述。(這樣說好像有點矛盾,可是原本不知道怎麼寫比較好,在老師一講之後,突然有那種茅塞頓開的感覺。好的老師帶你上天堂,不好的老師帶你住套房,對!就是這樣!)

 

當然在投稿過程中並不會每次都很順利,如果遇到有 revision 的機會,課程中還教導該怎麼樣修改,老師建議的修改與回覆方式,真的是很值得學習。(當然是如果有機會可以 revision,而不是一開始就被 reject 的情況啦……)

 

 

統計?自己真的能做出 SCI 等級的圖片!

 

文章中要用到的統計圖表要怎樣做出來呢?中午的實作時間是新思惟課程的一大賣點,在蔡校長的「新手都能懂的統計:實作前的介紹」課程中,簡單明瞭的說明統計基本概念,更提點了常犯的錯誤,這對收了一堆資料,可是不知道到底怎麼跑統計的人,真的幫忙很大,沒有之前統計課看不懂的東西,只有簡單的表格以及應用時機。

 

接著,依照校長編寫的實作手冊,一行一行的看、一步一步的操作,卡關的時候隨時舉手就有老師與助教手把手的幫忙,慢慢把統計圖一個一個做了出來,好像跑統計做圖並沒有那麼遙不可及。(跟校長講的一樣,看到老師們發表的文章,也是中午實作的統計方式,而且自己做的圖也長的跟老師發表的很像,或許真的是 SCI 等級的呢!)

 

 

不管內科外科,都值得一聽!

 

新思惟的各種研究課程,內容真的不衝突,因為自己很駑鈍癡呆、很努力的存錢上課,在上過的課程裡發現,臨床研究與發表是外科系的老師,是屬於案例數較小的,醫學論文與寫作是內科系的老師,是屬於案例數較多的,兩個課程所使用的統計方式,規劃在投稿時所需要注意的點,都有不同,真的都很值得一聽。

 

(剛剛發現新的《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有小幅的調整,增加了「研究計畫申請」的章節,相信對於在學校與在醫院裡,想藉由計畫申請擴展研究內容的人,一定有很大的幫忙。真可惜,之前上的時候沒機會聽到,以後如果有機會,再來聽聽看。)

 

很高興能聽到優秀又努力的老師們,分享在研究成果以及文章發表上的經歷,正如歷屆校友所分享的,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藉由課程中所教導的生火、打獵方式,或許可以讓自己在這片未知的醫學領域中存活下來。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210110 (日) 第十七梯次 並標籤為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