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環境壓力,必須逼自己進步!

 

作者:馬偕醫院 麻醉部 張佳絃 醫師

 

 

01_innovarad_CHChang_CLIP_20210110_1294

 

 

久聞蔡校長的大名,雖然我是從「電子閱讀討論區」認識的,而不是先認識新思惟。因為自覺對於研究沒有興趣,所以住院醫師生涯,選擇待在對於論文要求壓力比較小的醫院。而當順利考過專科考試後,隨著醫院發展,也開始有更多的論文升等需求。

 

這中間有嘗試自己摸索、請教科內少數有在寫論文的師長,但仍然裹足不前!雖然不想要寫論文、做研究,但我仍想具備能夠寫論文的能力。這大概是琢磨再三,最後願意花錢報名新思惟的原因。

 

 

原來臨床與研究是相輔相成

 

這次的課程著實收穫良多,在偏外科系的世界裡,觀察到講師們是如何從小地方開始觀察、思索,到後來的調整做法以及發表論文。非常欽佩!以前我認為我只想當一個臨床醫師,而不想要同時做研究。但我看到的是願意好好做臨床的醫師,選擇對病人好的治療,並且將研究成果發表,改善未來的醫療環境。這給了我很大的鼓舞!

 

統計做圖方面,新思惟的課程設計超級讓人驚艷!能夠涵蓋各種需求,又夠淺顯易懂。Step by step 的操作並不會很有壓力。值得一提的是,互動實作手冊裡面,有很多關於如何將圖表呈現得更好看的小 tips,這些小 tips 其實是自己摸索或是看線上教學,不會馬上注意到的。

 

 

課程中的完美細節,賦予美好的體驗。

 

系統性、有條不紊的整理出寫作上的小細節,也是令人欽佩。

 

曾經請教過科內有經驗的老師,幫忙修改 case report。但自己很難抓到那些「眉角」。每次都覺得老師修改完之後,文章簡直脫胎換骨,但卻不明白自己為何沒有辦法做到。在這次的上課中,感覺我一窺了這些秘密的一小角,希望在不斷嘗試後,也能夠順利地寫出言之有物,且切合這個世界與期刊需求的文章。

 

整體的場地、工作人員跟課程設計,也不負所望的完整且貼心,從一開始到達現場的引導,舉凡插頭、網路、介紹課程流程以及需要配合的事項,都有被完整告知。有任何問題都能夠隨時舉手發問。蔡校長認真地舉出誇張的例子告訴大家,不要覺得自己問的是笨問題而不敢問,這點也令我覺得很感動!

 

 

不只是一堂課,學習歷程更是無限延伸。

 

課前及課後的完整性,是我最欣賞的部分。許多課程也都有課前提問,但往往會在課堂中另外整理,或者現場打開表格挑選部分內容教學。沒有想到新思惟的課前提問,竟然是單獨整理成一份 PDF 檔,在課前就提供給讓大家解惑,內文也都是講師們認真的回答,不會充斥著「預計會在課堂中介紹喔」之類的內容。而現場的課程進行,則是以這份課前提問為基礎,融入課堂中,甚至是更進一步的介紹與解答!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新思惟很貼心的在課堂中間空檔,都有開放可以去向講師們討論以及詢問問題,沒有讓上課的三位老師好好休息>"<。但因為太膽小跟內心太茫然,即使有這樣的機會,還是不敢前往跟老師們討論,因為我連要問什麼都很茫然。

 

希望在這一次的課程之後,能夠在這個叢林中找到一小片葉子遮風擋雨,慢慢地摸索出如何蓋出生存小屋。如果有幸報名到其他新思惟課程時,期許自己有勇氣以及有想法,可以找老師們聊聊天,以及課後留影。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210110 (日) 第十七梯次 並標籤為 , ,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