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艱深的理論,統計,用對方法就行。

 

作者:匿名

 

 

01_innovarad_0624-08_CLIP_20180624_0509

 

 

新思惟

 

從學生時代慕名至今,以往聽聞許多優秀的師長、學長姊都是系出此名門。

 

醫院裡,不斷的被明示暗示要好好寫 paper 做研究,然而,對於如何起步,卻始終在一片迷霧中。在無數次對著「額滿」嘆息後下定決心,第一次參加新思惟的課程,《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而從課前與主辦單位的 email 來往,包括課程內容、交通、指定論文、軟體、課前問答皆能看出對於所有細節的用心。

 

 

讓初學者,起步就能走對路。

 

從來沒寫過 paper 的我,在諸位大師的妙語如珠下,第一次好好認識,「從寫論文到被刊出」這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從傑出的經驗和失敗的體會,讓我們減少「必定被 reject」的機會,引領我們更快的走上正確的道路。

 

校長幽默的開場白揭開一天的序幕,在論文發表的路上,我們都是馬力歐,只求不要掉到坑洞裡或撞到蘑菇就好!

 

吳昭慶醫師以重量級期刊 editor 的角度,分享自身經驗及範例,講授論文如何營造吸睛的標題、摘要、結論、圖表,並教授如何讓 revision 變成 accept,與期刊編輯鬥智交涉的精彩攻防戰、回覆的技巧、「讓對方無法拒絕你的拒絕」的藝術,總總技巧,都有可能是決定能否發表的臨門一腳或絆腳石。

 

吳青陽醫師從 reviewer 角度,將論文各段落拆解,逐一分析理想文章的要件。同時也分享自己投稿曾經的血淚史,從一個沒錢、沒資源的住院醫師開始,如何務實地整合手邊有限資源、找出適切的臨床問題、發想好的假說、貫徹執行,並整理發表成優秀的文章,一步一腳印的故事非常勵志!

 

 

所有的小細節都值得龜毛

 

蔡校長的臨床實作教學,是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學生時代不怎麼愛統計學,看著各種人名檢定、曲線分布也只有頭暈眼花。

 

但在這一天的課程當中,不用學習艱深的理論,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教導大家如何選擇適當的統計方法,讓我第一次成功地把數據轉換成精美的圖表。最後的評比以及回家之後的反覆練習,更能讓人了解所有小細節都是值得龜毛的!做出精確有質感的圖表,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事。

 

強大的助教群,隨時在一邊提供指導幫忙,讓人連午餐都捨不得吃,只想繼續練習下去。

 

 

各項能力,全面提升。

 

吳昭慶醫師最後提出論文的六大面向:科學本質的主題、實驗設計、執行,發表技術的統計、圖片表格、寫作。與其在單一項目雕琢完美,不如全面提升所有面向,達到及格。充分利用手上的時間和資源,絕對是成功的不二法則。而研究,始終要抱持著,是為了醫學的進步、提昇病人照顧品質,這份初衷,也是所有研究者都該有的。

 

在這一天的課程中收穫非常豐碩,非常感謝所有的老師及助教、工作人員,讓我深覺這三萬元沒有白花,更躍躍欲試,期待自己能從零到一,開始寫出好的論文。

 

雖然身處充滿挑戰的環境,但這門課開啟了新的視野。期待未來的其他課程,能繼續補足自己的能力。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180624 (日) 第十二梯次 並標籤為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