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迷宮前,不先拿一本地圖嗎?

 

作者:匿名

 

 

01_FB_innovarad_0624-07_CLIP_20180624_1229

 

 

能站在巨人肩膀上學習,非常吸引人。

 

新思惟網路講堂的時期,就一直在關注新思惟的動態。這些年來,課程的推陳出新、校友的好成績,以及遇到上完課的學長姊,總笑咪咪地以「很可怕,很厲害」來評價課程(可怕為雙關之意,既修飾厲害,也修飾學費),真的是非常吸引人。

 

就這樣觀望了三、四年,終於也開始進入真正的有薪階級,住院醫師也將要面對論文的要求。實在是不希望一竅不通的自己,在學習臨床的忙碌日子中,還在論文上有太多的鬼打牆。也相信藉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學習,可以看得更遠,走得更快。

 

一看到《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的開課消息公告,隔天就決定報名匯款了。在課程前一周,收到所有學員課前問答的回覆,可謂講者的字字珠璣、句句血淚,讓人對課程的期待更高。

 

好巧不巧,上課的前一日半夜值班電話真是不少,所幸一點點黑咖啡加上精采絕倫的課程,還是讓我睡意全消。

 

 

循序漸進的課程,走向發表之路。

 

蔡校長精彩的開場,以馬力歐為比喻:過關,就是不要掉到洞裡,不要撞到蘑菇和烏龜;發表,就是要避開寫作的陷阱。課程設計循序漸進,從 editor、reviewer、revision 到最後的心路歷程分享,並在中間插入實用的統計互動實作。

 

吳昭慶醫師的三堂課,節奏快而重點明確的投影片,以及幽默風趣的演說,真是毫無冷場。第一堂以 editor 的角度,告訴大家哪些重要的元素,才會讓自己的 paper 有機會進入 reviewer 的審核,成為最後被接受的 16%。第二堂的 revision 經驗談,更是無私的分享了 revision letter 的寫法,還有精彩的 revision 心法。最後一堂,則是總結了現在台灣所遇到的六大學術困境。

 

吳青陽醫師的兩堂課,娓娓道來了的自己過去的研究經驗,從第一篇 original article 和各家雜誌來往的辛酸血淚中,總結出了 reviewer 所在意的文章要件;到在資源稀少的 young V 時代,分享自己做決定的來龍去脈,以及專注領域、可行計畫、務實目標,以及徹底執行的重要。

 

統計實作課程中,蔡校長再度出馬,告訴大家四個常見的菜鳥錯誤,以及業界不能說的秘密。包含吃飯時間短短兩個半小時的時間,照著清楚的操作手冊,一步步執行,遇到卡關便和課程助教討論,便能用 MedCalc 畫出精美的統計圖表!校長,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啊!

 

 

指南在手,未來,不再恐懼。

 

現階段就像是幫中央廚房送餐的服務生,看廚房的每一位大汗淋漓,忙得不可開交。未來將要進廚房的自己,除了在旁邊喊熱,也窺不得門道。「做中學,進來就會了」,這句話就跟臨床學習的過程一樣,話是這麼說沒錯,但總是給點方向吧!

 

上完課,有種拿到 survival guide 的感覺,雖然不可能上完一堂課,未來做研究、寫論文,就水到渠成、下筆有如神(只好再去上第二堂、第三堂了),(錯,是要多練習),但地圖在手,至少不再是一隻誤入叢林的小白兔。

 

「先求有,再求好」,感謝新思惟團隊,願我未來能在累積經驗的過程中,少走一些冤枉路。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180624 (日) 第十二梯次 並標籤為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