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信診所 曾秉濤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許君豪、曾秉彥、曾秉濤醫師關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與周邊錳含量之統合分析,獲 Neuropsychiatric Disease and Treatment 刊登!
沒有能不能,只有該不該、與想不想。
有時候同學會問:「如果我想做的主題因為倫理或實驗設計等因素,沒辦法有好的 placebo control 或是連一般的 intervention control 都沒辦法做,只有觀察性資料,這種情況也能做統合分析嗎?」
這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在統合分析的世界中,只要是一個正當且值得討論的題目,都可以做統合分析。唯二需要注意的只有該不該、與想不想。
文章數目夠多嗎?該繼續統合分析嗎?
我們先討論「該不該」,就如《統合分析工作坊》課堂上不斷強調的,統合分析研究沒有規定一定要收錄多少篇文章才能做,之前我也看過大老寫「0 篇文章」的統合分析,這位大老的說法是:「因為這些研究設計都太爛,無法入我法眼,所以一概不收錄」(當然原文沒這麼直白)。
因為人家身分不同、可以這樣搞,我們這種小咖是沒辦法這樣搞的(很快就會被主編退稿、要你回家吃自己了)。因此務必要先確認自己有沒有跨過統合分析最低門檻,確定這份資料「該」被統合分析後才繼續進行。
你有沒有想過如何比較?
接著我們討論「想不想」的問題。當然很多同學會說:「廢話,我當然想發表囉!」因此,這邊的「想不想」不是問你想不想發表,而是你有沒有想過要如何切割分組比較。
說詳細一點,就是今天你找到一些文獻、有許多觀察性資料,不同文獻觀察性資料的比較方式一定多少有點出入,那麼你該如何安排分組去比較,這才是真正的課題。
以我們這篇「周邊錳離子濃度與過動症相關性的統合分析」為例,大部分文獻都有提供周邊錳離子的濃度差異,但所謂的周邊又分成血清、血漿、頭髮等,拿來比較的對照組也分成完全不相關的正常小孩、過動症小孩的手足、過動症小孩的父母等。
這時建議要回歸原點,重新思考我們的比較重點在哪裡,才回過頭來繼續整理 data,否則很容易變成「為了追求統計顯著而胡亂分組」的局面!
由「觀察性研究」而來的統合分析限制
和「治療性研究」而來的統合分析相比,「觀察性研究」而來的統合分析在解釋結果時必須更加謹慎保守。因為若統合分析資料來源是「觀察性研究」,大家都知道觀察性研究沒辦法得知觀察到的現象、背後的病生理因素為何,只能先擬出一個推測,再透過其他資料來佐證你的推測。
因此這也是從「觀察性研究」而來的統合分析的最大罩門,同時也是許多統合分析研究者在文章 discussion 中特別需要傷腦筋去著墨的地方,因為 reviewer 經常會嫌我們過度詮釋了統計結果!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