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大醫院 內科部 陳柏偉 醫師
新思惟的課總是超乎我的預期
雖然我之前已經參加過新思惟的簡報工作坊,這次來研究工作坊的收穫還是「超乎預期」啊!
追蹤新思惟的活動就發現有研究三部曲(這裡、這裡、這裡),這誘惑也太邪惡了,一堂課這麼貴可是又感覺每一堂都想要來上,一開始還有點分不清楚「醫學論文與寫作」v.s.「臨床研究與發表」的差別。
正當在研究別人的心得時,剛好就看到了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的開課公告,只好抱著「管他的先報再說」的鄉愿心態狠狠開下去啦!當然也是瞬間秒殺還好有搶到啊!每次都是驚險萬分,多想一下都不行。
前輩的上課心得好評讓我更想參加
之前有聽說蔡校長一圖入魂的功力非凡,也看過很多先進得獎的作品,不過總覺得只學著標圖好像不是很划算,畢竟投影像論文的機會好像也不是很多,反而統計那一方面好像比較欠缺,不過看到不少前輩的好評,讓我想上課的心情越來越穩定和濃烈。
吳昭慶醫師的思考給我許多啟發
其實之前沒有聽過吳醫師的大名,課程開始之後才發現除了是個論文製造機外,也和蔡校長一樣非常懂得「教學」的眉角,深入淺出論文寫作的種種觀念,從最基本的 title、abstract,到 discussion 都有一套特別的戰略思考,雖然有些類似的觀念也有聽過師長提過,不過吳醫師再次用不同的傳達方式,給了我很多新的啟發。
上完新思惟的課都會想要馬上行動
更重要的是每次聽新思惟流的大師們演講後,Call to action 的力量都非常強啊!聽完前面論文撰寫的介紹後,真的會有一種想請假來卯起來寫一篇論文的衝動!
而聽完蔡校長的一圖入魂,實作時間的時候也是有一種越畫越有趣的感覺,雖然離大師們的作品還有很多細節需要學習,不過實作的樂趣我好像從課程中慢慢摸索出來,這也是我覺得最寶貴的地方。
課程幫助我們少走許多冤枉路
後半段的課,吳醫師提到除了寫作方法之外,研究題材的找尋和實驗設計是更核心的問題,這也是我覺得非常困難的地方,聽著深入淺出地剖析,我想之後如果能按著這些關鍵要領大量閱讀之下,應該也可以慢慢搜索出一條自己的脈絡,當然這一部分可能還是需要更多的經驗累積,不過課程上的許多提示,其實已經可以讓我們少走很多冤枉路。
新思惟幫我打開希望的窗
看到兩位講者分享在大量創作之前坎坷的歷練,以及成為 reviewer 等級之後不同的境界思維,處處都是寶貴經驗的累積,再用極有穿透力的投影片呈現出來,著實讓人有醍醐灌頂的感覺。
第二次上新思惟的課程,我感覺能更融入新思惟的節奏當中,除了感受高張力的課程之外,似乎這次更多了一分怡然自得,難道來這邊上課真的會上癮?
在行醫之路能夠遇到一個懂得教學的工作坊,雖然仍然有重重關卡需要突破,不過新思惟幫我打開了一道希望的窗。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