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有副作用是難免的,但是該如何分析才能帶給臨床醫師更多的資訊呢?論分類方式

 

作者: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 曾秉濤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黃國揚醫師與曾秉濤醫師團隊,關於 beta blocker 增加氣喘發作風險之統合分析,獲 Scientific Reports 刊登!

 

 

Meta-analysis_20190811_0967

 

 

為何非使用乙型阻斷劑不可?

 

就像我在另外一篇心得中提到的一樣,乙型阻斷劑(beta blocker)在使用的時候,最常被人詬病的地方就是它的副作用(甚至可以被稱為禁忌症),也就是「引發氣喘」的風險,它會導致患者的氣管收縮,因此對於有氣喘體質的人來說,就會造成氣喘被誘發。

 

所以理論上,乙型阻斷劑應該很少醫師在使用,但是事實上,現在還是很多臨床醫師繼續使用乙型阻斷劑,這也代表了乙型阻斷劑一定有些過人之處,才能繼續被使用,其實乙型阻斷劑在某些特定情形之下,它真的是最好用(也幾乎是最方便)的選項,例如因為精神科藥物而導致的手抖、過度緊張焦慮而產生的發抖(假設你不想吃 BZD 的話)、或者偏頭痛的處理,它都能提供非常好的效果,而且也不用擔心患者成癮的問題,這也是為什麼乙型阻斷劑之所以被人繼續使用的原因。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141108 (六) (午晚班) 第三梯次,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藥物有副作用是難免的,但是該如何分析才能帶給臨床醫師更多的資訊呢?論分類方式 已關閉迴響。

文章擺脫菜鳥味,再一篇論文登 PubMed。

 

作者:國軍台中總醫院 內科部 蔡孟格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蔡孟格醫師團隊,分享膽結石性腸阻塞之個案報告,獲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刊登!

 

 

CLIP_20210110_0472_ajm_tsaimk

 

 

成功投稿的經驗,無法再複製下去。

 

每一篇論文都是臨床研究的新發現,也希望對於臨床能有所幫助。這篇論文很開心可以刊登到 Q1 的雜誌。

 

這是當初 R2,某天在內科晨會討論的一例個案,一開始只是覺得相對的個案很少見,想拿來當寫作練習以及熟悉投稿流程,以至於起初在投稿時並不順利(在上課前這篇論文已經被拒絕 6 次,其中也被 1 分多的期刊拒絕)。

 

雖說在上課前已經有成功投稿的經歷,但我卻無法複製成功的經驗、擁有穩定的寫作品質。在論文撰寫的過程中,不斷改變想強調的重點,總是感覺不得要領,因此耗費了許多時間。(一開始是強調 gallstone 很小可以快速排出,後來改成強調 gallstone ileus 如何診斷,最後才寫成現在的小顆 gallstone 也可能造成 ileus)。

 

不知道校長未來是否能開課,教我們如何能快速找到文章的賣點,哈哈!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 文章擺脫菜鳥味,再一篇論文登 PubMed。 已關閉迴響。

做研究可以「變更設計」嗎?不要一條路走到底,該轉彎要轉彎!

 

作者: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 曾秉濤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曾秉濤醫師團隊,關於使用 sevoflurane 麻醉後,使用藥物預防兒童急性譫妄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a 刊登!

 

 

Meta-analysis_20200510_0326

 

 

原本設計的研究方向,誰知道走到沒有路了?

 

就像我在另外一篇心得裡面提到的,這篇文章最初是沿用我們過去成人譫妄症(delirium)的統合分析架構去執行的,唯一的差別是,我們過去那篇的研究是「成人譫妄症」,現在題目改成「小兒譫妄症」。

 

原本一切依照原定計畫進行,但是隨著我們繼續進行兒童譫妄症的研究時,才發現到在小兒科的觀念裡面,所謂的「小兒譫妄症」是指小朋友在麻醉結束後,一定時間內產生的躁動難耐情形。因此「小兒譫妄症」基本上就是小兒麻醉科的研究,而非小兒精神科的研究!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做研究可以「變更設計」嗎?不要一條路走到底,該轉彎要轉彎! 已關閉迴響。

新聞時事中處處是靈感:談談跨領域研究

 

作者: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 曾秉濤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曾秉濤醫師團隊,關於降低大腸癌術前術後輸血量方法比較之統合分析,獲 Current Oncology 刊登!

 

 

Meta-analysis_20200510_0368

 

 

跨領域跨科,向來都有一道門檻。

 

很多同學都會問我:「曾醫師,你常常都能寫出各種領域的不同題目,你到底是如何想到這麼不同的題目?」、「曾醫師,你明明不是這個領域的人,為什麼你能夠想到這個題目在這個領域也有賣點?」

 

坦白說,我可以理解同學們的好奇,因為跨領域跨科,從來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雖然醫學教育最剛開始入門的時候,我們是什麼科都會去見習 / 實習,然後從中學習我們所謂的「基本醫學人文素養」。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新聞時事中處處是靈感:談談跨領域研究 已關閉迴響。

從個案報告,往外延伸到世界。

 

作者: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 曾秉濤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曾秉濤醫師團隊,關於施打 COVID-19 疫苗後,產生暫時性耳鳴與耳蝸病變之個案研究,獲 QJM 刊登!

 

 

Meta-analysis_20200510_1242

 

 

政治的問題,用科學方式解決。

 

坦白說,這篇文章當初在撰寫的過程時,我們就很猶豫該如何下筆,因為這整個過程中有摻雜我個人的糾結在裡面;當初研發 COVID-19 疫苗的學者,無私地將疫苗的相關權利分享出來,讓這個疫苗能順利大量生產,解救世界上許多地方的民眾,然而,現在我撰寫的這個題目,就是在講這個疫苗的副作用。

 

雖然我們在文章中提出良好的解方,且在文章中也特別強調了:「因為施打疫苗獲得的好處和後續副作用的機率相比,利明顯遠遠大於弊,且耳鳴這個副作用是可以處理的,因此我們強烈鼓勵民眾仍應積極施打疫苗!」但是這篇文章終究是講這個疫苗的副作用……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從個案報告,往外延伸到世界。 已關閉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