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鄭涵方醫師團隊,關於原發與復發 HER2+ 乳癌轉移之預後研究,獲 Journal of the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刊登!

 

 

01_JCMA_ChengHF_01

 

 

文章介紹

 

乳癌的治療,由於各種標靶分子的發現,在最近 20 年內進展快速,其中重要的分子之一,就是 HER2。

 

鄭醫師團隊觀察到,同樣是 HER2+ 的患者,似乎預後也有些不同,其中最大的差異,似乎在於「一開始發現就是 HER2+ 轉移癌」以及「早期乳癌經治療後,再轉移出去的 HER2+ 轉移癌」這兩種患者在特性與預後上均不相同。

 

本文回顧台北榮總的經驗,把這兩類患者作整理統計後,發現的確其預後與特性均不相同。一開始就發現是 HER2+ 轉移癌的這群,年紀較大、預後較佳,文中並詳細整理了各種次族群的觀察,以供未來治療參考。

 

 

恭喜鄭醫師!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快訊] 鄭涵方醫師團隊,關於原發與復發 HER2+ 乳癌轉移之預後研究,獲 Journal of the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刊登! 已關閉迴響。

[快訊]曾秉彥、曾秉濤醫師團隊,關於無特定原因耳鳴之治療方式的統合分析,獲 EClinicalMedicine 刊登!

 

 

01_eclinicalmedicine_ZengBY_06_WuMK_10_TsengPT_64

 

 

文章介紹

 

耳鳴的盛行率約在 20-42.8% 之間,但傳統的治療建議,如耳鳴支持、心理治療等,花時間且昂貴。近年來有較多的藥物與介入方式開始出現,曾醫師團隊預計統合看看,究竟那些治療比較有效,也比較有希望。

 

研究收入了 36 篇隨機對照研究,包括了 2761 位受試者,結果發現,藥物機轉是對大腦作用的,效果較好,治療原理有抗發炎與抗氧化的(如鼓膜內注射類固醇加上口服褪黑激素),效果較好。藥物部分,amitriptyline 有最好的進步程度,以及第四名的有效反應比例。所有治療跟對照組相比,對生活品質的改變都差不多。所有治療與對照組相比,患者放棄的機會也差不多。

 

總結來說,作者認為,對大腦作用的藥物,以及抗發炎抗氧化治療,對於無特定原因的耳鳴,是潛在的有效治療,值得繼續探究。

 

 

恭喜兩位曾醫師!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 [快訊]曾秉彥、曾秉濤醫師團隊,關於無特定原因耳鳴之治療方式的統合分析,獲 EClinicalMedicine 刊登! 已關閉迴響。

如果沒有來上課,真不知道會遇上多少挫折。

 

作者: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教學部 賴奕彰 實習醫師

 

 

CLIP_20211017_0219

 

 

臨床研究一直是我在大學四年期間想做卻又一直沒有去實踐的事,直到開始進入臨床、聽到學長姐與同學們都在積極參加實驗室、跟老師、參加坊間的課程,我才真正意識到要是現在不開始充實自己的臨床技能,很可能以後就落於人後了。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211017 (日) 第十八梯次 | 已標籤 , , , , , | 如果沒有來上課,真不知道會遇上多少挫折。 已關閉迴響。

僅 30 分鐘就學到之前半年才累積的寫作知識

 

作者:林口長庚 麻醉科 劉郁昕 醫師

 

 

CLIP_20211017_0661

 

 

猶豫了很久才按下報名鍵,對於剛升上住院醫師的我來說,這堂課的學費是筆不小的開銷。然而面對來自醫院逐年升高的研究壓力,我還是決定要來聽聽看這堂在網路上紅了好久的課。

 

第一堂課,吳醫師以 reviewer 的角度,整理了審稿者快速檢視稿件的四個著眼點。對於沒有經驗的寫作新手來說,可能每個部分都覺得很重要,把精力完全投入每一個段落時,經常會有多餘的語句太多,卻仍然遺漏關鍵細節的問題。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211017 (日) 第十八梯次 | 已標籤 , , , , , | 僅 30 分鐘就學到之前半年才累積的寫作知識 已關閉迴響。

善用實例佐證的解說,一整天全無冷場。

 

作者:台中榮總 婦產科 王韶靖 醫師

 

 

CLIP_20211017_1057

 

 

很早之前就曾經聽過新思惟團隊的卓越成績,身旁也有不少同儕、甚至師長,參加過新思惟的課程,並給予相當高的評價。但先前個人因經費等因素考量,遲遲未下決心報名參加。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211017 (日) 第十八梯次 | 已標籤 , , , , , | 善用實例佐證的解說,一整天全無冷場。 已關閉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