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被 reject 的文章,課後走向 accept!

 

作者:國軍台中總醫院 內科部 蔡孟格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蔡孟格醫師團隊,分享肝膿瘍併發腦出血之影像,獲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刊登!

 

 

MEPA_20200509_0265_CGH

 

 

Liver abscess 會併發眼內炎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所以在查房時,針對肝膿瘍的個案,除了觀察他的治療狀況外,我都會特別關心病患是否有視力模糊、眼睛疼痛、眼紅腫等症狀。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210110 (日) 第十七梯次,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 | 原先被 reject 的文章,課後走向 accept! 已關閉迴響。

[快訊] 蔡孟格醫師團隊,關於敗血症患者診斷心肌梗塞之條件研究,獲 Mediators of Inflammation 刊登!

 

 

01_MI_TsaiMK_09

 

 

文章介紹

 

當患者罹患敗血症時,可能在例行抽血、有症狀或懷疑有冠狀動脈狹窄時,會抽 troponin-I,不過因為敗血症本身就可能造成 troponin-I 升高,導致蠻多的患者多作了診斷性的心導管,卻沒有發現冠狀動脈狹窄。

 

在一般狀況,troponin-I 超過 40 ng/L 就被認為不正常,但在敗血症患者用這樣的標準可能過低。蔡醫師與其團隊想知道,如果將診斷標準提高,會不會增加對敗血症患者偵測冠狀動脈狹窄並有心肌梗塞的準確率,於是有此研究。

 

研究收入了 123 位 NSTE-ACS 同時有敗血症的患者,其中有 77 位最終診斷為 NSTEMI with type 1 MI。根據其 troponin-I 數值,去計算 ROC 曲線的各種數值,發現整體 AUC 為 0.705,切點為 > 300 ng/L 時,可得到 sensitivity 68.4%、specificity 70.2% 的最佳結果。

 

作者認為,在敗血症患者的身上,如果想使用 troponin-I 診斷 NSTEMI with type 1 MI 的話,應該使用 300 ng/L 作為診斷標準。

 

針對臨床上的困難,回顧患者資料,並計算出更準確的數值,是很不錯的研究題材,取得容易、有臨床意義,並能啟發未來的大型研究。

 

 

恭喜蔡醫師!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快訊] 蔡孟格醫師團隊,關於敗血症患者診斷心肌梗塞之條件研究,獲 Mediators of Inflammation 刊登! 已關閉迴響。

[快訊] 馬瑄孝醫師團隊,關於轉子間骨折固定失敗後轉做髖關節置換之醫材選擇研究,獲 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刊登!

 

 

01_BMCD_MaHH_15

 

 

文章介紹

 

轉子間骨折的患者,常見的方式是直接做固定。不過固定後,仍有可能失敗。之後的手術,則常需要轉為髖關節置換。

 

不過,即使施作髖關節置換,在不用骨水泥的前提下,也有兩種考量。一種是把這樣的患者當成第一次作髖關節置換,用簡單標準的方式與醫材施作,畢竟這類的患者的確是第一次做髖關節置換。另一種則是當成再置換手術,在角度、固定、醫材使用上更費心思,尤其是股骨柄材質的選擇。這種想法是考慮到,轉子間骨折以及固定後失敗,都說明了其骨質與關節狀況不佳,當成再置換手術比較謹慎。馬醫師與其團隊,對於究竟哪種方式比較好,感到好奇,於是有此研究。

 

研究收入了 75 位轉子間骨折固定後失敗,並轉作髖關節置換的患者。其中 38 位以初次髖關節置換的股骨柄施作,37 位以再置換的股骨柄施作。結果發現,轉子間骨折固定後,早期就失敗者,如果使用初次髖關節置換的股骨柄施作,有較高的機會需要再手術。但如果是晚期才失敗者,兩種股骨柄並無差異。

 

對於臨床工作中的疑惑,撈取醫院過去的資料,作統計比較後發表,除了可以解決苦思已久的困境,也能順道為自己的學術履歷增添成績!

 

 

恭喜馬醫師!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快訊] 馬瑄孝醫師團隊,關於轉子間骨折固定失敗後轉做髖關節置換之醫材選擇研究,獲 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刊登! 已關閉迴響。

[快訊] 蔡孟格醫師團隊,關於血中睪固酮濃度與高尿酸血症之研究,獲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刊登!

 

 

01_jcm_TsaiMK_08

 

 

文章介紹

 

痛風是個有明顯性別差異的疾病,男性較多。蔡醫師團隊好奇,那血中睪固酮濃度與高尿酸血症,是否有關連呢?於是有此研究。

 

研究收入 2007 到 2017 年共 1899 位男性資訊,包括血中睪固酮數值以及尿酸數值,並根據濃度區間做分類,經校正後,發現低睪固酮濃度者,有較高的高尿酸血症風險。

 

針對臨床上好奇的問題,收集大量資料,並用統計方式校正並呈現,是很棒的研究模式。除了能夠回答臨床問題之外,在資料取得、分析、論文撰寫的流程上,也都能控制在確定能完成的範圍。

 

 

恭喜蔡醫師!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快訊] 蔡孟格醫師團隊,關於血中睪固酮濃度與高尿酸血症之研究,獲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刊登! 已關閉迴響。

[快訊] 黃國揚醫師團隊,關於淋巴結是否被侵犯與一期肺癌術後復發風險之研究,獲 Thoracic Cancer 刊登!

 

 

01_TC_HuangKY_04

 

 

文章介紹

 

肺癌如果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往往有不錯的預後。例如一期肺癌,手術後的預後相當好。不過,即使是一期肺癌的手術患者,也有一部分之後會復發,如果能辨認出這一群人的特色,並提早給與更積極的治療,就更好了。

 

在一期肺癌患者中,有群很特殊的病人,在 CT 上看到縱膈腔淋巴結變大,但手術開下來卻沒看到癌細胞,也就是 cN+/pN0,這群患者究竟其預後,與 cN-/pN0 的患者相比,究竟預後有沒有比較差,這是黃醫師與其團隊想要知道的。

 

研究收入了彰基的一期肺癌手術患者,並分成 cN+/pN0 與 cN-/pN0 兩組,並使用傾向分數匹配,使兩組患者的狀況類似。統計發現,不管有沒有使用傾向分數匹配,cN+/pN0 的預後都比較差。

 

這顯示,這些 CT 看到的淋巴結,是有臨床意義的,可能因為病理切片剛好沒切到,可能這表示患者的原發癌細胞引起的反應較大,無論如何,即使病理上沒看見癌細胞,這些 CT 上淋巴結變大的患者,是需要特別注意的。

 

針對臨床上思考的問題,回溯收集醫院的資訊並分析,是個很好的研究主題。

 

 

恭喜黃醫師!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快訊] 黃國揚醫師團隊,關於淋巴結是否被侵犯與一期肺癌術後復發風險之研究,獲 Thoracic Cancer 刊登! 已關閉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