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介紹
長期以來,注意力障礙一直被認為是思覺失調症的基礎認知缺陷之一。葉大全醫師團隊研究相關的神經基礎,並開發有效治療的方法。
在注意力的處理過程中,神經振蕩在篩選資訊與分配資源到刺激或目標相關標的方面扮演著核心角色。本研究探討靜息狀態下,腦電圖連通性與思覺失調症患者的注意力表現是否有相關性。
研究納入了 72 位穩定期的思覺失調症患者進行靜息狀態下的腦電圖記錄。利用 Lagged Phase Synchronization(LPS)來測量 84 處大腦功能連通性的電流,這些電流來源是通過 eLORETA(exact low-resolution brain electromagnetic tomography)的五種頻率來確認。另外使用 Conners′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II(CPT-II)評估注意力表現。
研究發現,思覺失調症患者在高頻率下,右半球靜息狀態腦電功能連結性的增加,與注意力缺陷的惡化有關。如果能重複這些結果,用新的方法調節這些網絡,可能會產生選擇性和有效的干預,改善思覺失調症患者的注意力缺陷。
恭喜葉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