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投稿醫學會年會 poster 的 conference abstract 通常怎麼審,什麼地方要注意?

 

 

QA93

 

 

答:(蔡依橙)

 

我們在審查會議摘要的時候,通常會看「學會要求我們刪掉幾成的稿件」,跟健保審查差不多,上面叫你砍掉兩成,你就砍掉兩成,叫你留下 60 篇,就是留下 60 篇。所以通常都是刪去法,先砍那些看起來其實不太少見的個案報告,還有那些標題跟摘要錯字很多,看不懂作者到底要說什麼的,就直接刪除。通常這樣做就能達標。

 

不過國內學會通常是全數接受,除非空間真的有限,才會稍加做審查。 國際學會就不一定了,有些有模有樣的國際學會投稿 conference abstract 的接受率,跟投稿正式期刊差不多,甚至只有兩成上下。在這種狀況下,你的研究回答的問題很熱門,以及你能夠給現場參與者帶來的教育意義很優質,就會變得非常重要。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學員提問 | 已標籤 , , , , , , , , , , , | 問:投稿醫學會年會 poster 的 conference abstract 通常怎麼審,什麼地方要注意? 已關閉迴響。

問:如何看待 major revision,是否代表有機會能被 accept?如果 reviewer 的意見會導致論文大改,或跟我們的研究設計相衝,要怎麼回比較好?

 

 

QA92

 

 

答:(蔡依橙)

 

我跟吳昭慶醫師的經驗,都是「只要給我機會 major revision,95% 以上都是被 accept」,剩下 5% 被退,通常就是剛好遇到姿態莫名其妙很高不太替作者想的,或是所投稿的期刊分數真的太高,畢竟他們的接受率真的低到可以讓他們這樣玩,大家也不敢抱怨。

 

很有誠意的回應仍被 reject,通常是因為你沒有讀懂審閱者究竟要什麼?他真正在意的那些點如果沒有被滿足的話,他可能在看回覆意見時,一頓火上來,就直接退稿了。

 

給予詳細意見的審閱者,雖然提出的點很多,但通常會有兩三個他認為的本質問題,是你必須去有效回答或甚至修改的。審閱者心裡可能也都會預想,「如果你怎麼回,我就給你過吧」。

 

但如果作者群沒有讀懂,或者是繼續硬凹,通常就會不幸。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學員提問 | 已標籤 , , , , | 問:如何看待 major revision,是否代表有機會能被 accept?如果 reviewer 的意見會導致論文大改,或跟我們的研究設計相衝,要怎麼回比較好? 已關閉迴響。

問:兩位 reviewer 對文章同個部份給出的建議不同,該如何回應與修改?

 

 

QA91

 

 

答:(蔡依橙)

 

這是個好問題,也是 revision 的進階技巧。

 

通常初學者會覺得無所適從,甚至走投無路,但對高手來說卻是機會,也是很好回答的題目。我遇過有同學在這樣的狀況卡關,最後就白白看著 revision 的期限過去,放棄這篇論文。實在是相當可惜。

 

實務上來說,要看究竟他們的建議如何,決定回應策略。最好的狀況當然是找到一個 solution,能夠兩個人都滿足,畢竟即使他們針對同一個地方批評,所批評的點不見得完全一樣,思考一下,還是很可能找到兩個都能達成的解決方案。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學員提問 | 已標籤 , , | 問:兩位 reviewer 對文章同個部份給出的建議不同,該如何回應與修改? 已關閉迴響。

[快訊] 王建智醫師團隊,關於玻尿酸注射治療骨關節炎的影像和臨床研究,獲 Pharmaceuticals 刊登!

 

 

01_Pharmaceuticals_WangCC_05

 

 

文章介紹

 

王醫師團隊進行了一項研究,探討玻尿酸(HA)注射是否可以改善骨關節炎(OA)中超音波檢測到的滑膜炎,研究招募了 103 名有症狀的骨關節炎患者,並且在超音波檢測到滑膜炎後進行了兩次超音波引導下的液體排除程序,然後在髕骨下囊注射低分子量的 HA(2.5 毫升),間隔兩週。

 

在注射前(基線)以及第二次注射後的 1 個月和 6 個月進行了骨關節超音波影像評估,包括使用彩色都卜勒超音波測量滑膜血管生成、膝上囊的滑膜液深度(SF)和滑膜增生(SH)。

 

最初的臨床評估包括視覺類比量表(VAS)和西安大略麥克馬斯特大學骨關節炎指數(WOMAC),VAS 評分在 1 個月和 6 個月的評估中均顯著下降;WOMAC 評分在 1 個月時也顯著下降,但在 6 個月時沒有明顯變化。超音波參數沒有明顯變化,除了彩色都卜勒評分,在 6 個月評估時有下降的趨勢。

 

研究結果顯示,在液體排除後進行兩次超音波引導下的 HA 注射,可以改善疼痛和骨關節功能,但對於骨關節炎患者的超音波影像檢測到的滑膜炎影響不大。

 

王建智醫師團隊透過探討玻尿酸(HA)治療對骨關節炎的影響,提供了有關這種治療方法的更多了解,緩解關節炎症狀並提升臨床效果。

 

 

恭喜王醫師!

 

新思惟的課程設計,是針對初學者提供最容易起步的方式,並以「發表 SCI 論文」為目標,2022 年校友論文發表總計超過一千篇。從論文怎麼寫作、reviewer 怎麼審稿、revision 怎麼回應,到臨床研究如何建立自己的資料庫,課堂上都有務實建議,課後更有每周一次的 Office Hour 時間,協助同學解決寫作路上的卡關疑問,讓論文發表不再遙不可及。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151227 (日) 第六梯次,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快訊] 王建智醫師團隊,關於玻尿酸注射治療骨關節炎的影像和臨床研究,獲 Pharmaceuticals 刊登! 已關閉迴響。

[快訊] 蘇祐立醫師團隊,關於淋巴結轉移與腫瘤誘導免疫耐受之文獻回顧,獲 Biochemical Pharmacology 刊登!

 

 

01_BP_SuYL_11

 

 

文章介紹

 

免疫系統是一種保護宿主免受病原體侵害的防禦機制。人類的先天免疫系統是抵抗病原體入侵的第一道防線,會產生快速、非特異性的免疫反應;而適應性免疫則是透過識別病原體抗原,在初次感染後形成免疫記憶,當再次感染同一病原體時,可以快速產生免疫反應,清除入侵者。

 

當人體的免疫系統要對抗癌細胞時,會識別並摧毀腫瘤中的腫瘤抗原;這些抗原通常存在於正常細胞內,但在癌細胞中表現得特別明顯。另一類稱為致癌基因的腫瘤抗原,當它過度表現或活化時,會促進異常細胞的生長或運動,此時,免疫系統為了針對高度特異性的抗原,將活化特定細胞以啟動免疫反應,與淋巴系統協同作用。

 

根據最近的文獻調查,腫瘤可以透過多種策略避免被免疫系統識別和攻擊,包括:腫瘤誘導的巨噬細胞重編程、T 細胞去活化、產生 B 細胞致病性抗體、激活調節性 T 細胞等方法,以促進腫瘤在淋巴結中的定居、生長和轉移。有不少研究顯示,淋巴結轉移是癌症進展的重要階段,與患者的預後息息相關。然而,在臨床治療中,淋巴清除術並不是都能成功控制癌症的擴散,這表示腫瘤和淋巴結中的免疫細胞在抑制免疫反應仍發揮重要作用。

 

蘇祐立醫師團隊透過文獻回顧,探討免疫細胞在淋巴結轉移過程中的雙向效應,不但可以抵抗癌細胞,同時也促使癌細胞轉移到其他部位。除此之外,還進一步關注淋巴系統和淋巴結轉移中可能成為免疫治療靶點的研究,以及潛在的治療策略。

 

這篇研究提供腫瘤免疫學的知識,引領讀者深入了解腫瘤誘導免疫耐受的機制,也有助於開發更有效的治療方法,對癌症研究做出貢獻。

 

 

恭喜蘇醫師!

 

從一開始不太順遂的論文生涯,歷經過四處被退稿的瓶頸,到現在能夠穩定發表論文,蘇醫師這樣的寫作歷程,其實對許多研究者而言並不陌生,新思惟至今已經陪伴過許多校友走過學術起步的黑暗期。

 

如果你面對論文寫作、投稿、回覆審閱意見總是卡關,沒辦法把握住發表的機會,工作坊有一系列量身設計的課程,協助初學者克服起步逆風。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141108 (六) (午晚班) 第三梯次,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 , , , | [快訊] 蘇祐立醫師團隊,關於淋巴結轉移與腫瘤誘導免疫耐受之文獻回顧,獲 Biochemical Pharmacology 刊登! 已關閉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