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的論文研究,希望能為校園環境帶來幫助。

 

作者:馬偕紀念醫院 精神科 / 兒童身心科 黃郁心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黃郁心醫師團隊,關於青少年自傷之研究,獲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刊登!

 

 

20141011-0579 拷貝

 

 

青少年自傷是自殺的危險因子之一,也代表着相對比較嚴重的精神病理狀態,影響成年後許多身心適應狀況,也是臨床常見的問題,盛行率約百分之四到三十,因此一直是值得關注的主題。

 

這研究很感謝數個學校的協助,招募了北部五千多位就讀高中職的青少年個案,包括城市、郊區與鄉村的學校。進行方式是利用網路問卷讓青少年在學校的電腦上填答,並且有抽取部分青少年由醫師進行診斷性會談。

 

 

延續過往的研究結果,在領域進一步發表。

 

之前此資料已發表數篇論文,包括第一年橫斷性的研究(探討青少年自傷的危險因子、青少年自傷與衝動的關係、青少年自傷與網路上遇到有人討論自殺的關係、青少年自傷與抽煙的關係、青少年憂鬱量表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 的信效度研究),與第一年從未自傷但第二年出現自傷行為的族群分析討論

 

此次則是想利用這份資料,特別針對兩年追蹤時都有自傷行為的個案,想找出是否有什麼臨床上特別之處,未來希望作為預防與治療的指標。統計上面除了使用傳統的羅吉斯回歸分析,這次也試著使用 Generalize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GSEM) 去看這兩年的危險因子之間彼此的關係及與兩年皆自傷行為的關係。但是因為相關的危險因子太多,畫出的圖表太複雜,不好解釋,在投稿時不太順利,頻被退稿。

 

眼看似乎只能往更低分的雜誌去投稿,於是我再回頭去翻閱使用同樣使用 GSEM 統計方法的醫學論文,因為多數的模型都是比較簡潔易讀的,因此後來我改成僅留下可改變的變項,例如憂鬱症是可治療可改變的,或自尊狀態是可經治療而改變的,所以留下來。不可改變的如性別或學校排名,就不放入 GSEM 模型中。

 

最後只剩下七個變項,如此畫出的圖表較為單純,也讓讀者的閱讀負擔減輕很多。可改變的變項也比較有介入的意義,討論的段落也可以針對幾個可改變的變項做比較深入的探討。終於獲得修改的機會,而被接受。

 

 

說好一個故事是重點,後續和審閱者的互動也很重要。

 

在撰寫與重複投稿的過程中,特別感謝通訊作者劉珣瑛醫師的持續督導與討論,及醫研部孫芳如助理研究員在統計上的指導。

 

在此次投稿歷程中,我體會到研究就是一個化繁為簡的過程,如何把複雜的事情表達清楚,去除不必要的雜訊,讓審查者與讀者看到幾個重點,變成一個流暢的故事,是需要作者本身對這主題有相當的熟悉度才能駕馭。

 

因此完整的回顧文獻是重要的第一步,接下來精要地呈現結果,並在討論的段落做適當的解釋與引申,則考驗作者鋪排的能力。至於期刊的選擇及跟主編與審查者如何互動回應,除了工作坊的講師在課堂上分享心得,我也受益於新思惟社團中,大家的討論與蔡校長的文章。

 

希望此文為台灣和華人青少年自殺防治,多帶來一些可應用的知識,而能對臨床個案或校園心理衛生帶來幫助。也希望自己的投稿經驗分享,能幫助到一些研究者。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140705 (六) 第一梯次, 共享榮耀 並標籤為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