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嘗試多種心理治療的統合分析

 

作者: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 曾秉濤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曾秉濤醫師團隊,關於懼高症各種介入方式比較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刊登!

 

 

Meta-analysis_20201107_1375

 

 

過去在單一心理治療的統合分析

 

精神科對於各種精神疾病或症狀的治療方式裡面,藥物是最廣為人所討論的,主要是因為藥物的治療好處理、也很好分類、真實藥物和安慰劑也都很好安排,因此目前為止已經有許多篇關於藥物治療的統合分析研究。

 

但是另一方面,心理治療的統合分析就很難處理,主要是因為心理治療門派眾多,分類不易,而且心理治療的「安慰劑」很難達到理想的安慰劑角色(其實也是有道理,總不能讓那些分配到安慰劑的病人,專程跑來聽心理治療師講一些鬼話連篇,當作安慰劑吧?病人聽到心理治療師講一些鬼話連篇的話,反而會被嚇到,這時就不是安慰劑,而是惡化劑了),這也造就了心理治療相關的統合分析不容易執行。

 

我們團隊過去曾經試著做過一篇正念療法對於躁鬱症患者療效的統合分析,這篇文章刊出來後,團隊成員已經接到許多正念療法的審稿邀請,顯見這類治療的統合分析一旦刊出來,會受到許多臨床工作者的青睞!

 

 

心理治療門派眾多,該如何分門別類?

 

雖然前面正念療法的案例很成功,但是那也僅限於「單一種心理治療」的情況之下,就像我們前面提到的,心理治療門派相當複雜且多元,光是「心理分析」這一環,就分成各種大師派,更不用說還有催眠、認知行為治療、正念療法、放鬆療法等,以及其他搭配道具或特定環境的治療方式,例如芳香療法、虛擬教練心理治療、團體心理治療、心理劇等。

 

相信同學們看到這麼多種五花八門的心理治療方式,大概都昏頭轉向了,更不用說針對這些治療方式去分門別類進行後續的統合分析。
那麼該怎麼樣去做分門別類才比較適合呢?我先說結論:真的很難,我舉最近 The Lancet psychiatryJAMA psychiatry 文章為例,這兩個雜誌最近各刊登了一篇懼高症的治療 RCTs,一個是「虛擬教練(virtual reality coach)」,另外一個是「App 輔助的虛擬認知行為治療(App-Based Virtual Reality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兩者用的治療方式坦白說,對於我們來說其實都差不多,因為都是透過「虛擬工具」去實行懼高症的「減敏治療(desensitization)」,用更白話更簡單的說法來形容:以前是把個案實際放在高處去訓練個案,現在則是用虛擬的環境來訓練,可以提高訓練過程的安全性(心理師的同學們請不要在意小細節,這是說給一般醫療人員聽的)。雖然兩者相似度很高,但是若我們把這兩種治療方式分在同一組,這兩篇文章的作者們就會寫信來抗議了!

 

那麼,該怎麼做,才比較不會動輒得咎呢?雖然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的答案,但是有個比較安全且容易操作的分類方式:「純粹的心理治療」 vs 「合併其他輔具/道具的心理治療」 vs 「團體心理治療」 vs 「合併藥物的心理治療」,這些分類方式基本上可以清楚的把各種心理治療切割乾淨,也比較不會有機會惹人爭議。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141108 (六) (午晚班) 第三梯次, 共享榮耀 並標籤為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