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攻防戰,新思惟讓我挺進 accept。

 

作者:三軍總醫院 放射腫瘤部 沈伯鍵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沈伯鍵醫師團隊,比較 TACE 與 SBRT 對肝癌的治療成效研究,獲 IJROBP 刊登!

 

 

GRSP_20190413_0255

 

 

三、四年前,我就久仰蔡校長與新思惟的大名,剛開始只限於簡報設計,後來新思惟的課程越開越多,像是臨床寫作、統合分析、健保資料庫,甚至小孩教養都開了工作坊。

 

在默默潛水、偷偷關注的過程中,雖然沒有習得精髓,但我得出一個結論:蔡校長必然是能快速掌握重點且善於授徒的人物。

 

畢竟專精醫學領域的人很多,但能連玩寶可夢和 Dota 類型的遊戲,都能玩出心得並寓教於樂的人,我只聽說過蔡校長一個。那時心中就想說,如果有一天有需要,我一定會來新思惟學習。

 

 

從 revision 看見自己的不足

 

不過那一天,比預料之外來得久,因為在研究路上,我很幸運地待在一個擁有研究土壤的科部;同時也遇到擁有國際學術經驗、願意指導我的師長,一步一步地從研究發想、收案、統計分析、寫作走到投稿。

 

本以為一切都很順利,但收到 major revision 的問題時,洋洋灑灑近 30 個,許多問題十分尖銳,讓我隔著紙面都能感受到 editor 及 reviewer 文字中的刀光劍影。面對挑戰時,我突然覺得自己也應該加把勁多學一點東西,才能在師長以及團隊討論時言之有物,共同度過這一關。於是我把握機會,參加了最近一期的《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國際級學者,課前就為你解惑。

 

不是一對一的課程,但七小時要價三萬,究竟貴在哪裡?其實從報名當下這些價值就一一展現出來。

 

首先是課前提問,每個人的問題都經由豐富國際發表經驗的主講者親自回答,且在課前就將所有人的問題與解答統整出來,讓大家即使從零開始,也能先吸收一些重點,上課時更能針對自己的需求去思考或提問。

 

再來是上課當天,雖然我是個 nobody,但走到報名處時,工作人員就已經知道我的名字,並迅速把名牌和資料給我;教室乾淨整潔且備用滑鼠都有準備,可以看出新思惟對細節的重視。

 

 

你知道 editor 怎麼看文章嗎?

 

課程的設計層層遞進,第一關吳昭慶醫師告訴我們,一篇文章送到 editor 手中,可能題目就決定這篇 paper 是否還有機會走到下一關。

 

而且同樣一個題目,不同的標題命名,給人的感覺完全不同。點出文章重點(疾病/治療/評估比較),避免多餘的形容詞及冗長繞口的敘述,才是好標題。其次就是結論,短短兩、三句話必須要精準表達出研究的發現及適用對象,才能讓人清楚感受到此研究的重要性。

 

 

如何讓 reviewer 對你的研究感興趣?

 

吳青陽醫師介紹 abstract 的重要性,如何讓 reviewer 在三分鐘內決定要花時間看一下這篇研究,也是令人豁然開朗。

 

聽到這邊,我才發現投稿中的文章能走到 revision,我的老師從選題開始,就費了比我想像中更多的苦心,也在每次討論中避免我繞彎路;雖然我自詡過程中也是認真學習和思考師長指點的這些眉角,但仍有許多地方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

 

幸好上了這堂課,省下我在未來的摸索時間。

 

 

學會統計製圖,你可以更有效率。

 

接下來的互動時間,由蔡校長親自上陣,好好體會到所謂要「開車上路並不需要從頭了解引擎的原理」這件事。

 

之前我的統計主要是使用 SPSS 跑出來的,而在什麼時候需要用哪種統計,就是透過網路上的生統文章學習,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遇到問題就餵狗(Google)。優點是印象特別深刻,缺點是常常見樹不見林,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在團隊討論過程被點醒的時候,就代表我過去幾天的統計要重跑,而且圖表還要重新美編又是一番功夫。

 

新思惟的實作課程,一開始就有個表格介紹不同的資料型態對應的統計方法,光這個整理表,如果是自己搜尋資料就要弄很久了。另外,軟體操作上雖然是使用以前沒接觸過的 MedCalc,但在手冊中有鉅細靡遺的步驟,配合練習題介紹常見的統計實作,加上精美的範例圖,能讓我同時掌握分析和作圖的重點。

 

在兩個多小時的課程中,還能隨時和眾多助教們求救,不懂能讓你問到懂,都不問還有人會主動來關心你的學習進度,整個課程設計可以說是非常細緻。

 

 

從高手的 revision 範例學習

 

下午的課程是吳昭慶醫師以自身經驗分享如何應對 reviewer,當聽完吳醫師 revision 的文章範例時,我發現其中有一針見血的、有雞蛋裡挑骨頭的、有看起來沒認真看的、有意見相左的 review 問題。

 

而吳醫師也逐點回覆,不卑不亢地應對一針見血的問題,理直氣和地回覆挑骨頭的問題,耐心有理地回答沒認真看的人,合縱連橫解決意見相左的人……令人感受到「言念君子,溫其如玉」的風範,也讓我對於自己的 revision,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和信心。

 

 

引領學術新手,站上巨人的肩膀。

 

整體而言,我認為這堂課對學術新手十分有幫助,無論是本來擁有資源的多寡,或身邊是否有良師益友的人,來上課都能獲得新知;更重要的是能掌握寫文章和統計作圖的架構。

 

有道是「師父引入門,修行在各人」,八小時的課程不可能讓研究生涯從此一帆風順,毫無疑惑;但有巨人帶我們到他的肩膀上,並指點我們如何縱觀全局是難能可貴的。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190310 (日) 第十四梯次, 共享榮耀 並標籤為 , , , ,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