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台北慈濟醫院 麻醉部 林涵宇 醫師
幸運的,之前的科內研究風氣非常旺盛!
住院醫師時期,遇到了我在研究上的啟蒙老師,當時的麻醉部主任,他的研究領域十分廣泛,從基礎研究的細胞實驗(in vitro)、動物實驗(in vivo)到大數據的健保資料庫甚至 meta-analysis 都有在做。老師本身是大學教授和科部主任,又身兼院內教學部主任和研究部主任等數要職,在醫院的「共同實驗室」有博士後研究員、研究助理和統計專員的團隊,算是資源十分豐富的老師。
他熱心教學,支持科內醫師做研究,願意分享研究資源給年輕醫師,更鼓勵大家參與國際學術活動以及期刊論文發表,因此科內研究風氣達到鼎盛。
幸運的,我也搭上了研究的列車。
因此,我 R1 後半段時期,在老師的循循善誘之下,就跟著進實驗室進行細胞實驗,從寫研究計畫開始學,R2 院內計畫通過後就擔任計畫主持人(PI),接著跟助理學習養細胞、做 ELISA、跑 western blot、跑 RT-PCR、做細胞染色等等分子細胞生物的技術,記得當時值班隔天或周末時,常都是在 Lab 中度過。
由於老師先前建立的細胞 model 很穩定,我雖然是 Lab 生手,在跌跌撞撞地摸索當中,也逐漸得到能支持我們假設的 data。在 R3 時,開始著手論文寫作,老師會親自幫我修訂文章、整理 reference 和投稿。經過一次 reject 和一次 minor revision 後,我的第一篇 original basic study 的論文,在我 R4 時就被 Journal of Surgical Research (JSR)接受了,我也因為有 SCI 論文,在考過專科醫師後,便順利在本院晉升主治醫師。
列車長雖然先下車,但還有足夠的動力繼續向前。
我的恩師約莫在此時,被挖角至友院高升副院長,沒有老師實驗室的資源,我知道要繼續進行 basic study 不太可能,於是我與其他科醫師合作進行臨床研究。由於我們的研究 idea 滿有 novelty,初步研究 data 的 poster 被歐洲麻醉醫學年會(Euroanaesthesia)選為 best abstract,我也在今年6月受邀在丹麥哥本哈根做 oral presentation。
但是在 discussion 的過程,被 modulators 及台下聽眾問及許多 clinical study design 的問題,這才發現,我對臨床研究的許多觀念是很薄弱的。
是時候,該讓自己有具備技術,讓列車向前了!
回到台灣開始把 data 整理成論文,也發現之前畫圖表,只是按照老師給的既定格式依樣畫葫蘆,不太清楚背後的道理,經過新思惟這堂「互動實作課程」後,不但學會一套很實用的統計軟體(MedCalc),而且在蔡校長火眼金睛的要求之下,畫出來的圖表品質馬上有顯著的提升。
之前論文在投稿時,都是由老師 correspondence 幫忙與 editor / reviewer 回覆與修改,因此當中的攻防與學問,可以說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這堂新思惟的《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課程,當中兩位擔任國外雜誌 editor / reviewer 的吳醫師們,將投稿、審稿其中的秘辛和技巧告訴我們,我才得以一探其中的奧妙之道,例如,editor / reviewer 在想什麼?喜歡看什麼?才有機會一出手,就比別人的文章有機會被接受。
接下來,我也會開始進行論文的投稿,希望到時候能夠將課堂所學的應對進退技巧,充分運用出來。
我的研究之路在之前主任的引導之下有一點成績,感謝蔡校長和兩位吳醫師在這堂課的用心設計和經驗分享,期許不久的將來,我也能在臨床研究上找到自己的方向,跟隨著各位大師的腳步成長,對醫學發展有更實質的貢獻。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