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篇論文,原來還可以這麼看!

 

作者:心臟血管外科 黃懿範 醫師

 

 

CLIP_20210110_1442

 

 

再忙,也要來看看!

 

在醫院,各級醫師教學、研究、服務的工作極為吃重,繁忙之餘,實在很難在下班之後再一一指導下級醫師論文研究及發表。所以,總是被老師們鼓勵要寫一寫 original article,但真的是無從下手,心中無止境的茫然,總有心有餘而力不餘的感覺。在 Facebook 及醫院同事大力推薦下,得知新思惟的課程,百忙之中,還是決定來參加口碑極佳及品牌形象優質的課程。

 

星期日早上,莘莘學子們早就迫不及待地在台大集思講堂就定位,準備迎接一日密集的理念及實務課程。參與這次課程的成員,包含了積極的實習醫師、進取的住院醫師、想要更上一層樓的主治醫師,更不乏有牙醫師、藥師及獸醫師都認真的參加。不難看出,大家都想對未來做出一番努力,或是正面臨著同樣無法突破的困境。

 

 

原來看別的人論文,不是只有看內容。

 

在課前,助教就已發配作業給我們!要我們看看吳昭慶老師的精選論文。並建議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跟這篇論文學習,而不是單純的只研讀內容,包含在忙碌的臨床工作中,能不能洞燭先機,看出哪些題材是我們可以投入的,要怎麼掌握這些臨床 data,能不能有意義的分析和作圖等。

 

這些問題,完全點醒我要跳脫內容的框架,好好了解一篇能 accept 的論文,到底是需要怎麼架構它,避免踩雷及落坑。也列出了許多學員的課前提問,一一詳細回答,各題切中紅心。原來,關於論文寫作,我還有那麼多需要學習與著墨的地方。

 

 

小心!別踩到 editor 的死穴!

 

課程一開始就請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Spine 的 editor 吳昭慶醫師,跟大家分享怎麼樣才不會踩到 editor 的死穴,新手投出的文章不會直接就被 reject,不管是 title、abstract、conclusion,都真心給我們最實用的建議。

 

Title 要精簡,要用讀者大眾最常用的 keyword,分段式表達,刪去不必要的形容詞;Conclusion 要有內文的數據來支持,強調要傳達的重點,Less is more!能獲得 editor 青睞的文章,往往需要有引人入勝的 title、abstract、conclusion,才會願意花時間再看下去。

 

接下來,是由吳青陽醫師教導我們,如何 revise 才能讓 reviewer 給我們機會。首先要知道自己寫這篇文章的動機,主題要有 clinical impact,要設定好的 inclusion 和 exclusion 的標準,並且精準要求每個 case 都要走標準流程。

 

 

完成統計練習的成就感好大!

 

再來是很硬的實作課,這是我覺得學到最多的,按著教材一步一步的完成蔡校長要求的練習題,做完的當下,真的好有成就感,也對統計的圖表不再那麼摸不著頭緒。

 

下午的課程也很實用,吳昭慶醫師再度上場告訴我們 accept 成敗關鍵,如何回覆 reviewer 的問題,要逐題製表,最好附上令人印象深刻的圖像。在資源稀少的起步時期,吳青陽醫師告訴我們如何靠自己腳踏實地的收集資料、整理 data,一步一腳印從 case report 開始,培養對主流議題的敏感度,累積資源壯大自己。

 

最後吳昭慶醫師和我們分享了自己的寫作之路,一路由 author,到 reviewer,最後成了知名期刊的 editor,成就一篇好的文章,要看主題、實驗設計、執行、統計、圖片表格、寫作六大面向,平時就要好好累積實力,先自助才能靠天助。

 

 

這次,可以好好朝著目標向前走了!

 

對於我,一個在醫院打滾多年的資深外科住院醫師,對於臨床研究的論文總是充滿著抗拒,臨床經驗未大量累積,不知道哪些題材是能夠、適合、吸睛的案例,對於各項參數需運用何種統計方式、統計作圖、不同類型的圖表含義更是一個頭二個大,我該怎麼辦?到底要等到何年何日,我才能生出我的 original article!

 

但現在,上完了新思惟《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在蔡校長及其帶領的優秀師質團隊指導下,相信我可以邁開步伐,朝著我的第一篇 original article 大步前進。舒適的場地、讓我們提神醒腦的咖啡、貼心的工作人員、有耐心一一幫我們解決問題的助教、想要傳授畢生發表 paper 功力給我們的各個優秀老師,謝謝你們,讓我有充實及能量滿點的一天。在論文研究及寫作的路上,有新思惟團隊真是我們的小幸運!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181104 (日) 第十三梯次 並標籤為 , , ,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