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奇想的投稿選擇,竟變成美國精神醫學會專題報導!

 

作者:文信診所 曾秉濤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曾秉濤醫師關於網路成癮與 suicidality 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刊登!

 

 

01_Clinical_Psychiatry_TsengPT_share_28

 

 

「網路成癮」議題正夯,幾乎人人隨時都能連上網路、在網海中悠遊,也因此新聞常報導低頭族導致交通事故等意外。

 

但是「網路成癮」在精神醫學界尚未有共識,究竟怎樣程度的著迷才能稱為網路成癮,不同研究機構有不同看法,更遑論網路成癮的成因、治療策略。

 

 

這篇文章的誕生秘辛

 

我當然很想把這篇心得寫成:「我當初就預期這題目很重要,所以很有眼光的挑選了這個題目」。但這樣做有違我的誠實原則,而且我一直推崇綠角曾說過的觀念「沒有人能準確地預測未來,誠實面對當下才重要」。

 

坦白說像這樣妾身未明的疾病,理論上比較難引起學者們的熱議。因此當初我們擬定這個主題時只打算做個小品文章,看能不能刊出於某個小雜誌。也因為抱持這樣的心態,反而限制了我們一開始的格局。

 

我們使用了比較侷限的關鍵字與比較侷限的搜尋策略,也因而得到了比較侷限的結果。文章完稿後我們突發奇想「乾脆投個高分期刊試水溫」,便找上了美國臨床精神藥理醫學會的官方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此期刊要求每位作者都要完成 author conflict of interest declare form,這東西當作者群龐大時,光收集所有檔案就非常痛苦。當時我們甚至想,有必要為了試水溫搞得自己這麼痛苦嗎?事後看,慶幸當時有咬牙完成投稿步驟。

 

 

駑馬遇伯樂

 

這篇文章投稿後像是斷了線的風箏,再也沒有任何消息!幾個月後收到期刊回信時,我們早已忘記它的存在,畢竟當初可是預期會被秒退的文章呀!

 

沒想到它帶回來的是「major revision」的喜訊,而且是長達數個月寬限期的「major revision」。主編在回信中說:「這題目相當有趣且重要,但文章目前缺點太多,所以你們會需要多一點時間修改」。

 

 

駑馬經過雕琢訓練,仍有機會變成馬中赤兔!

 

經過主編的激勵(或者說寬限),我們重新以大格局的方式處理這篇文章(包括文獻搜尋策略),並用最高規格方式寫信給每一篇納入分析的文獻作者。當費時費工完成這些步驟後,收錄文章數便從 13 篇暴增為 25 篇,將近兩倍!

 

後來這篇文章也如願的被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接受,而且我們的文章上線同時,美國臨床精神藥理醫學會也寫了一篇專題報導介紹這個議題的重要性!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141108 (六) (午晚班) 第三梯次, 共享榮耀 並標籤為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