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中醫一直以來是個人化醫療的樣子,似乎多半與學術研究中強調量化、客觀數據化的目標相反。但由於在臨床上治療有成果,想要分享到國際,請問該如何在學術上發展。
答:(蔡依橙)
其實西醫近十年,也強調 personalized medicine,最有名的,就是高血壓與癌症治療。
個人化與研究,並不違背。
個人化與研究並不違背。只要你的「個人化」有一定的邏輯可循,它就可以寫成研究方法。例如:治療高血壓,有攝護腺肥大的患者,用 A 藥,合併腎臟功能不好者,用 B 藥,糖尿病患者,用 C 藥……等等。
又例如:同樣是肺癌,根據患者的狀況不同,我們會給予 wedge resection、lobectomy、pneumonectomy、neoadjuvant C/T、adjuvant C/T、target therapy、R/T 等不同治療方法,但決策過程是有其根本的,根據 staging、腎臟功能、ECOG、預期餘命等。
中醫也有 SCI 期刊,如: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有 2.281 分;Acupuncture in Medicine 有 1.047 分,建議可以瘋狂閱讀幾本你喜歡的期刊,熟悉他們的語言與研究法,開始尋找切入的角度。
問題不是中醫,而是教育。
問題不是「中醫」,而是「台灣教育」。在台灣,即使是西醫師,一開始做研究,也往往沒有對照組、評估方式過於主觀、或延伸出太多幻想,因為我們所受的教育,都是「老師說了算」,當我們有權力時,也會覺得「我們說了算」。偏偏「我說了算」,是科學界,最根本要去除的偏誤。
所以,導致我們缺乏科學競爭力的,其實是我們過於重視權威、缺乏思辨訓練的教育體制。而不是「中醫」本身。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