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電腦,身體卻不聽使喚的偷懶,課程能治偷懶症嗎?

 

作者:成大醫院 口腔醫學部 口腔顎面外科 陳畊仲 主任

 

 

CLIP_20220109_0310

 

 

一大早趕第一班車北上,進到熟悉的新思惟教室。校長一如往常,熱情的打招呼。「畊仲,老朋友。我看你最近論文也有陸續發表,這次來上課是有哪裡卡關,想進一步突破嗎?」

 

 

得了只要想到寫論文,就渾身不舒爽的病。

 

校長的一定忘記我去年 9 月的心得 讀心術,和熱情的招呼一樣是日常,又直接發現我問題的核心。去年我再次參加《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時,說「自己得了只要想到寫論文,就渾身不舒爽的病」。當時,發現問題出在「沒用」,找出了一個解方「要持續練習應用」。

 

當時,其實我也已經報名《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想再度學習,激發自己投身寫作的動力。可惜因故無法如期上課,過了三個月,才再度踏進教室。

 

但這樣就可以解決問題嗎?「沒用」確實是關鍵核心嗎?還是其他沒發現,當然也還沒解決的關卡?

 

 

想待在大學醫院寫論文是逃不了的宿命

 

我發現,多次複習上課內容後,心理潛在抗拒寫論文的心魔還是頑強不走。一邊告訴自己,想待在大學醫院寫論文是逃不了的宿命,心裡也接受了。但是真的打開電腦,身體卻不聽使喚的偷懶,大腦自己呈現一片空白。

 

我發現原來關鍵是「討厭真煩」。我是一個無法控制大腦亂想的人,都還沒開始寫,就會想,「要用英文寫好麻煩」、「要找參考文獻好麻煩」、「找完文獻還要整理好麻煩」、「整理資料好麻煩」…..等一堆麻煩事。越想越煩,不要寫都不會煩。

 

所以關鍵不是「不會」,而是「不動」。雖然自己說上完課沒用所以忘記,但其實有些技巧透過口頭報告和教學上課,已經深入肌肉記憶。還算有應用,不是完全不會。而是無法克服心理「懶惰怕麻煩」的根性,強迫自己進行不算有興趣的論文寫作。

 

所以再來上這堂課就可以解決嗎?心理問題在技術課程,會不會找到收穫?既然錢都交了退費要打折 已經報名,就順從上帝安排。就算找不到解答也可以學到改版新乾貨,就像上一堂 MEPA,學到新技能研究計畫寫作。馬上應用在科技部計畫,真的有比以往更立體的概念與更完整的內容。

 

先說結論,校長的招呼,有如天使的祈禱,神奇的讓我找到解方。簡單歸納三點:「用中文寫」、「____ 先行」、「建立常規」。

 

 

寫作的三個大麻煩,課後都解決了。

 

投稿英文期刊用中文寫?是在哈囉?當然老師不可能這樣教!只是在課堂上,多次討論到英修。一致認同英文不是我們的母語,不用怕英文不好,反正送英修就好。讓我不禁突發奇想,反正都要送英修,不如我用中文寫,先請谷大哥翻譯一下。自己加個工修正,就直接送英修啦。不用再煩惱英文寫作,查單字,想文法。第一個麻煩,解決!

 

一直以來直覺都是從 introduction 開始,沒想到從 ____ 開始最容易克服心理障礙。想說論文就是從 introduction 開始,當然要引經據典,讓 reviewer 見識見識。

 

於是用心找參考文獻,旁徵博引,找完就累了不想寫了。課程上老師就直接說明這確實是最容易讓耐心耗盡的過程,所以就不要照這順序來。而是 ____ 先做,一是相對省時,二是整體架構就清清楚楚。三是有了部分成果,就捨不得放棄,應該就會一鼓作氣。

 

而 ____ 剛好又是我的強項,確實快速又簡單。第二個麻煩,解決!至於這空格是什麼?就等你來上課囉。

 

最後,老師們提到建立一致治療常規,以及一致資料庫格式很重要。團隊沒有共識,沒有一致性,不會有可以跑統計的資料。有珍貴的資料,沒有一致的格式紀錄,也不會有快速的成果產出。建立屬於團隊的常規治療方法,以及常規資料庫,就可以省去每次整理大量病歷資料。第三個麻煩,解決!

 

一路以來,新思惟課程學習成果支持我持續成長。簡報課,讓我演講教學品質穩定。個人品牌,讓我有自己的網路輸出平台。期待這一次的研究系列課程,讓心魔退散,真正踏上論文寫作發表之路。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220109 (日) 第十九梯次 並標籤為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