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研發醫療耗材,我的體會與分享!

 

作者:林口長庚 胸腔外科 吳青陽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吳青陽醫師研發新型「植入式人工注射座」之論文,獲 Journal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Research Part B: Applied Biomaterials 刊登!

 

 

01_biomaterials_wucy_share13

 

 

在研發醫療耗材上能有個初步的小成果,真的花費了很多的心力,十分開心!承蒙蔡校長以及新思惟團隊的器重,希望我能分享一下過程中的心得。

 

但回首過程,有許多關卡需要克服,一時之間,太多東西也不知道該如何說起。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我把這段時間自我摸索的體會跟大家分享!

 

 

醫師既是第一線使用者,也是相關領域的研究者。

 

醫師是一個很有趣的行業,在使用醫療耗材時會先去了解相關耗材的差異,然後依據病患的臨床需要、與可負擔狀況來選定相對應的同類耗材。此外,醫師對於耗材的臨床應用成果以及相關合併症,也都有一定涉略與實際經驗。

 

因此,在熟悉的臨床專業好好發揮主場優勢,而非一味地投入自己也不知道要做甚麼的基礎研究,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切入方向。只有在自己確定想要做的東西是甚麼以後,再踏入基礎研究方能有所突破!

 

 

隨時記下新點子,時時思索可能的最佳解決方案。

 

隨著經驗的累積,臨床上臨場應變的能力越強,也越能精準地掌握耗材或器械好用或不好用的原因。此時,建議運用自己的零碎時間思考有無更佳的解決方式,並把點子記錄下來,然後在臨床實務中試著針對新想法去做驗證。

 

時時挑戰自己,將新想法淬煉成一個可能可行的解決方案。

 

 

專精於有興趣的專業領域,找出未被滿足的需求。

 

沒有完美的醫療耗材,隨著對疾病的進一步了解,次世代的新醫材就會被設計出來。

 

出國開會時多到展場走走,可了解業界的最新設計概念與想法。在瞭解相關領域後,建立一定程度的研究能量也是必需的。這方面既可發表相關文章,還可累積相對的因應對策,找出未被滿足的需求,進一步評估前述的新想法是否可行。

 

 

嘗試把紙上想法轉變為實體,建立有效的跨界團隊。

 

到這個階段,會發現想法相對易得,難的是將其轉變成看的到、摸的到的實體。除了研究資金的申請,建立跨界工程團隊來協助設計及測試更為重要。

 

隔行如隔山,如何將自己的設計在克服材料與加工限制後,還能順利產出才是重點!很多時候,受限於材料特性以及工具機等等因素,新想法並無法做出實品。

 

 

離市場化還有段路要走,但是我很享受這個過程!

 

這些研究成果對於手術技巧的提升,臨床成果的精進,助益很大!最後,我要感謝一路上支持我的家人、同事、以及老師,更感謝新思惟給我這個機會分享這份喜悅!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140705 (六) 第一梯次, 共享榮耀 並標籤為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