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動力,來自對現狀不滿足。

 

作者:(現)中國附醫 皮膚科 /(前)馬偕醫院 皮膚科 蔡逸群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蔡逸群醫師關於診斷非典型「皮屑芽孢菌毛囊炎」之回溯式研究,獲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 刊登!

 

 

ijd_tsaiyc_02_share

 

 

這篇研究的起點,來自於四年前一次實證醫學討論會,主任要我找一個臨床上會遇到的問題寫出 PICO,並用 EBM 的方式,找出現有文獻的最佳建議,我想了許久,最後決定從皮屑芽孢菌的抹片檢查著手。

 

當時,我們使用派克墨水作為染劑,但舊染劑用完,發現新買的派克墨水無法確實染上孢子,導致臨床診斷認為病人患有皮屑芽孢菌毛囊炎,抹片結果卻是陰性的窘境,最後,一部分的病人接受侵犯性更高的皮膚切片才確診,另一部分病人只能在抹片檢查結果不支持的狀況下,嘗試治療。

 

我搜尋了大量文獻,發現有新型染劑(Chicago Sky Blue)可以協助診斷,會議上,我報告論文中的 sensitivity、specificity、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等相關數據,最後主任同意用科費先購買一罐墨水來試試,就這樣,我們從四年前開始,用芝加哥墨水診斷皮屑芽孢菌毛囊炎。

 

 

一次只講清楚一件事

 

這幾年的經驗,使用芝加哥墨水的抹片檢查,可以診斷大多數的皮屑芽孢菌毛囊炎,大幅減少切片診斷的病患數,去年,在老師及學長姐的鼓勵下,我開始著手統計馬偕醫院九年來,使用切片及抹片病人的資料。

 

花了整整半年,我整理了 343 個 case,包含切片診斷病人 94 人、抹片診斷病人 249 人。將這些病人統整成一個超大表格,分成「臨床典型組(切片診斷 / 抹片診斷)」、「臨床不典型組(切片診斷)」,內容龐大繁雜。

 

與團隊最後一次討論時,學長點明研究設計,應該一次只講清楚一件事,不如把資料分成兩篇論文,一篇討論切片診斷病患典型與不典型的表現,另一篇討論切片診斷組與抹片診斷組的差異,而這次被接受的,就是討論切片診斷病患典型與不典型的表現。

 

 

沒有對照組,就從實驗組找。

 

吳昭慶醫師在課中提到,年輕醫師大多沒有研究資源,不大可能主導 RCT 研究,但在臨床中,比較常見的困境,反而是連對照組都沒有,這時候最適合的解決方法是,在實驗組中找出可比較的對照組,我覺得這個建議非常關鍵!

 

以我們這篇研究為例,同樣是切片診斷皮屑芽孢菌感染的患者,我們透過臨床診斷是否包含皮屑芽孢菌毛囊炎,把病患分成典型組和不典型組,透過分析病患切片前的照片和臨床資料,寫出這篇「非典型皮屑芽孢菌毛囊炎」之回溯式研究。

 

 

讀論文,間接養成寫部落格的習慣。

 

以前當住院醫師讀論文是為了報告、考試,成為主治醫師後,讀論文是為了解決當前病患的問題,學習當前最新的治療。在長期追蹤蔡校長及劉育志醫師的臉書後,我也開始撰寫個人部落格「小蔡醫師:皮膚專科」。

 

我把讀完論文的筆記,整理成 4 – 5 張投影片,透過撰寫部落格,補強自己不熟悉的部分;整理好的內容,就是我教住院醫師及醫學生最好的教材,另外,透過有系統的資訊整理,讓每次的論文討論更能激發新的研究點子。

 

接觸新思惟後,學習到的新事物,讓我的工作與生活產生了以上的改變,與你分享。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150726 (日) 第五梯次, 共享榮耀 並標籤為 , , ,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