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播下的種子,如今都漸漸結成了果。

 

作者:馬偕紀念醫院 麻醉科 林盈均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林盈均醫師團隊,以外科 Apgar 分數評估術後轉入加護病房之研究,獲 Scientific Reports 刊登!

 

 

00_innovarad_sr_linyc_04_share_MEPA_20160409-315

 

 

找到題目的契機

 

這次的文章,有賴喜歡閱讀文獻的師長分享,知道了國外文獻已經證實 Surgical Apgar Score 藉由辨認術中心跳、血壓與失血量,能在特定的術式下預測手術後併發症與死亡。然而,同樣的模型是否能套用在台灣的病人或醫療環境仍屬未知,而一般手術是否能有高風險或高失血術式下病人達到特定的生命徵象變化的預測效果亦未被確認。

 

雖然研究的架構與過去文獻相仿,但在此主題下仍有欲延伸探討的面向,因此決定嘗試以本院的病人資料進行分析與驗證。所幸近年本科推動麻醉記錄表單電子化,免去人工閱讀麻醉記錄的苦勞,但仍仰賴合作醫師的人工除錯,確認資料欄位的正確性,方能進行分析。因為文章清楚定位在過去研究的延伸,邏輯思路相對單純,因此文章撰寫相對明瞭,討論則聚焦於與過去文獻的比較,內容在同儕審查的前後,均未被要求做結構性的調整。

 

 

挑選適合期刊、留心細節

 

投稿過程中,花費最長時間的依然是找尋願意刊登的期刊,實屬相似文章結果再現的本質可預期的一般,也許再加上疫情期間,非 COVID-19 相關文章關注較少使然。多數期刊都是直接以不符其期刊需求回絕,而唯一進入審查程序的期刊,亦為最終同意刊登者,過程往返兩次修正即獲得好消息。

 

其中有幾個小插曲值得一提:其一是在改投 Scientific Reports 時,因找不到過去references 的 EndNote 檔案,手動編輯時才赫然發現,部份參考文獻在匯入時人名、卷期等,有程度不一的錯誤。如此不省心的失誤,讓人覺得之前被拒絕也只是恰如其分,也警惕自己不要太相信軟體自動匯入的設定。

 

 

體會如何與 reviewer 應對

 

另一個事件,則是有 reviewer 因誤會文章目的與設計,進而質疑研究邏輯與推論,也有 reviewer 希望加上其他本院沒有記錄的項目做分析。謹記蔡校長上課時的教誨「能改則改,不能改也誠實的言明,若需要仍應堅持立場」,並禮貌地回覆 reviewers,「我們的目的與您說的不同,所以實驗設計無誤(當然是更委婉啦)」、「我們就是沒有相關資料,無法分析(攤手)」,幸而都順利被接受,也對未來與 reviewer 的往來溝通,更有信心表達想法。

 

最後,則是不意外地又被要求英修,但其實投稿前內容已交由英文編修公司認證,仍被指為英文不夠流暢,除了加深投稿前會先英修的信念外,也變相地安慰自己,連專業人士都可能被批評,那麼過去被請求英修,也屬合理範圍罷了。

 

(橙編按:最近好幾位校友投 Scientific Reports 都被要求英修,而且「剛好」都指名要他們自己推薦的公司,我個人覺得這個有點利益衝突啦。當作是 additional article-processing charge 就好,不用太責備自己。)

 

 

感謝踏出第一步上課的自己

 

不知不覺間,已經過去了七、八個年頭。猶記得那青澀徬徨的稚嫩,第一次報名上新思惟課程的期待,受到講者風采的吸引,勾勒似錦前程的未來。很感謝當時的自己,選擇嘗試當時人生報名過最昂貴的課程(殊不知往後還有更多更進階的課程等待在後……),所以開啟了不同的視野,對學術有了不一樣的想像,與對自身可能性的期待。

 

那時候的自己,在從零到一的過程中游移掙扎;而如今的自己,在領域之間苦思。如果說,灑下的種子使初芽化為真實,那麼後面這些年,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練習中累積堆疊,藉由熟悉過程的心緒與程序,來降低障礙的門檻,並在確信有能力完成後,轉而思索讓內容更具意義的可能性。好好地回答有意義的臨床問題,是下一個階段希望能達成的方向。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141108 (六) (午晚班) 第三梯次, 共享榮耀 並標籤為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