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陽光醫院 精神科 張俊鴻 醫師
講者具有豐富的投稿與審稿經驗
這堂課一開始蔡校長點出三大重點:避免常見錯誤、專業圖片處理、攻防應對之道。吳昭慶醫師用大量具體實例,精準解析摘要、引言、結論、討論四大架構的寫法,並用審稿者的角度審視這四大架構的重點。
發將近 80 篇論文的醫師不多,具有豐富審稿經驗的更少,能綜合投稿與審稿的豐富經驗後,用淺白語句精準說明的講師真是可遇不可求。如果你真的聽過其他投稿教學的課程,就會知道吳醫師這堂課含金量破表。
課程讓我從素人變達人
之前寫了一篇腦部影像的個案報告,雖然文章被接受了,但是主編要求修改圖片,結果為了調整像素和大小,整整瞎忙了一周。
在蔡校長的一圖入魂教學後,配合實作互動時間的實際演練,不用花大錢買 Photoshop,短短 3 個小時讓你素人變達人,用免費軟體就可以做出投稿的圖片。而在 reviewer 心理戰中,蔡校長提點了許多回覆審稿者意見的心法和技法,而這些幾乎是不會在一般的論文寫作書中學到的。
在一般的論文寫作書中,你只會看到正經八百的回應模式,然而透過蔡校長的實例解析,可以更進一步看到揉和心理學、色彩學、社交應對、人性種種的面向回應。所以,說是投稿者與審稿者之間的心理「戰爭」實為貼切,彷彿是高手過招,招招犀利。
找回研究初衷與寫作策略
另外在選擇研究主題,更是一個很重要而困難的議題,待在第一線常常需要面臨有門診、有住院、有照會、有急診等不同項目,而即便是某一專科,病人的疾病種類也隨著醫學發展而更加複雜,有不同的共病與族群,如何從眾多的問題中,找到以目前的資源可以有效地回答,需要心法與技巧。
目前的高分雜誌仍是以基因、影像為主流,但是高分才是研究嗎?臨床工作者多半對基礎分子研究不熟,或是沒有分子生物實驗室支援,即便是有分子研究支援,這些基礎研究仍距離臨床有段距離,無法立即應用。所以,找回研究的初衷與擬定學術的策略,應該是追求 impact 而不是追求 impact factor。正如同兩位講師所示範,以系列、有影響力的研究,站上世界舞台。
學習新知永遠不嫌晚
最後我想分享的是,其實每次上蔡校長的課程,除了讚嘆之外,心裡彷彿有小小的聲音:「如果我住院醫師第一年就知道的話,現在也許就……」、「如果學生時代就知道的話,現在也就……」。
人生太多「千金難買早知道」的事情,但是借用羅胖的話:「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 25 年前,第二好的時間,就是現在。」。
現在學習兩位大師的心法與技法,種出屬於自己的學術之樹。
(釔編按:張醫師是新思惟的老朋友與課程助教,認真參與課程後,早已種出令人驕傲的學術之樹,請看這裡與這裡。)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