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蔡逸文醫師團隊,對於孩童外傷後,壓力導致的高血糖與預後關係之研究,獲 Scientific Reports 刊登!

 

 

01_SciRep_TsaiYW_02

 

 

文章介紹

 

孩童外傷後,若在入院時測得高血糖,且無糖尿病史者,稱做壓力導致之高血糖(SIH),被認為與不良預後有關。

 

蔡逸文醫師團隊,預計利用健保資料庫的大量數據,去確認是否這類外傷後高血糖患者,預後真的比較不好?更進一步,希望藉由統計校正,去觀察這樣的預後,可能跟什麼因素相關。

 

研究收入了 2009 到 2016 年的健保資料庫,共 1058 位非糖尿病之 2-19 歲外傷患者,並根據入院血糖,區分為壓力導致之高血糖(SIH)36 人,以及無糖尿病且正常血糖患者(NDN)1022 人,分析發現,SIH 組的確有較長的住院天數、較高比例住進加護病房、較高住院期間死亡率。

 

不過,經過進一步的傾向分數配對,將性別、年紀、外傷嚴重程度等校正後,發現 SIH 在以上三個較差預後指標「都不顯著」了。

 

這樣的資料分析,確認了 SIH 預後較差現象的存在,但也指出 SIH 組預後較差,可能單純只是因為患者受到的外傷程度較為嚴重,身體遇到危急情況下,內分泌改變所造成的血糖升高。與過去文獻相比,似乎孩童外傷的 SIH,與成人外傷的 SIH,其意義並不相同。

 

這是善用健保資料庫的一個好例子,藉由大量數據,以及配對統計,去回答更細部的問題,超越表象,直達核心。

 

值得注意的是,之前一直有傳言說,Scientific Reports 不收健保資料庫文章,但事實上我們實際去做搜尋,會發現 Scientific Reports 還是有在收臺灣健保資料庫文章,所以推論是單一 editor 不收稿件的表面理由而已。而蔡逸文醫師團隊的優秀健保資料庫文章被刊登,就是新思惟校友用實際成績與經歷,破除迷思的證據。

 

國際期刊,重視的是臨床意義,以及科學方法,事實上不太會大規模針對特定研究法作歧視。

 

相對地,在台灣升等審查時,部分的學術社群會嚴重歧視(甚至忽視)dry lab 或資料庫研究,罔顧這些研究也經過嚴格同儕審查、具有強大臨床價值,更登在高分期刊。這是很令人遺憾,也並不符合科學精神的。

 

 

恭喜蔡醫師!

 

 

期刊介紹

 

Scientific Reports 是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於 2011 年開始發行的 open access 期刊,2018 年的 impact factor 為 4.011。在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s 分類中為 Q1(15/69) 期刊。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的策略是,高分頂級期刊,如 Nature 或 Nature Medicine 等,依然維持訂閱制,向讀者或圖書館收錢。而若是這些高分期刊因篇幅或品質而沒辦法收的文章,則轉介到 Nature Communications(2018 IF = 11.878)或 Scientific Reports (2018 IF = 4.011)等向作者收取費用的 open access 期刊。

 

這兩本雜誌的差異是,Scientific Reports 不針對 novelty 審查,只看方法與假說是否具科學水準,至於科學上的重要性,就放上網,由群眾與歷史去評估。而 Nature Communications 則刊登在各領域中具重要性的突破。

 

而 open access 的快速能見度,也能協助科學成果擴散,對作者被看見與期刊被引用,都有幫助。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廣泛且大小魚通吃的期刊群經營策略,相當成功,也帶來豐厚的獲利。但整體來說,訂閱制期刊的獲利還是高過 open access

 

Scientific Reports 的開放平台概念,非常類似 PLOS ONE。在 2017 年,以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的集團力量,趁 PLOS ONE 苦於審閱者不夠,審查時間過長,作者們開始離開時,每月刊登文章數一舉超越 PLOS ONE成為世界第一大 mega journal

 

之前有傳言說,Scientific Reports 不收健保資料庫文章,但如果真去搜尋,會發現其實他們一直還是陸續在接受跟刊登,例如新思惟校友蔡逸文醫師,其團隊的文章就實際刊登過。

 

 

蔡逸文醫師與新思惟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共享榮耀 並標籤為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