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 8 / 18(日)「統計製圖大賽」得獎作品:許芳毓同學、陳力維醫師

 

 

00

 

 

在醫學統計中,生存曲線以及 ROC curve 是屬於在概念上以及實際應用上稍微有點困難的統計。對於初學者來說,總會覺得似乎遙不可及。

 

即使早上才剛安裝軟體,藉由用心設計的課程,以及老師們的支持,所有同學都能順利完成從資料輸入、解讀統計,到做出 SCI 期刊等級圖表的整個過程,給同學們十足的信心。

 

當同學們開始理解自己只是欠栽培,如果找到適當的課程,有願意協助的人,所能完成的事情是非常強大的。這件事情對於初學者來說非常重要,也很有鼓勵效果。

 

不只是課程不錯,實際操作有清楚的規劃,也令人獲得信心。課後還有個別回饋以及 Office Hour,都是為了讓初學者能起步而設計的。

 

在過程中給予同學的回饋也都非常有效,且傳遞方式溫和,大家是來學習的,不用泡在過度的壓力中,而應該像個愉快的周末,讓自己在知識上與能力上有所提升。

 

很高興同學們跟我們一起做到了,以下來看看老師們進一步的建議,以及兩位得獎同學的精采作品。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240818 (日) 第二十四梯次 | 已標籤 , , | 2024 / 8 / 18(日)「統計製圖大賽」得獎作品:許芳毓同學、陳力維醫師 已關閉迴響。

2024 / 8 / 18(日)報名截止

 

 

thanks-01

 

 

非常感謝各位朋友的支持。

 

2024 / 8 / 18(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已報名截止。

 

如果您對我們的各種工作坊和活動有興趣,歡迎追蹤新思惟國際,掌握最新訊息。

 

 

追蹤訂閱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240818 (日) 第二十四梯次 | 2024 / 8 / 18(日)報名截止 已關閉迴響。

[快訊] 陳沂名醫師團隊,關於急性複雜 B 型主動脈剝離經胸主動脈內支架修復術及遠端裸金屬支架植入後的真腔擴張但無主動脈重塑之研究,獲 Journal of the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刊登!

 

 

01_JCMA_ChenIM_19

 

 

文章介紹

 

胸主動脈內支架修復術(TEVAR)加上額外遠端裸金屬支架(BMSs),對於急性複雜 B 型主動脈剝離(cTBAD)患者的效果尚不明確,陳沂名醫師團隊想要探討相關的影響。

 

團隊回顧分析 67 名 cTBAD 接受 TEVAR 治療患者的病歷資料。使用電腦斷層掃描測量術前及術後 3、6 和 12 個月,在肺動脈(PA)、橫膈膜、腎動脈(RA)、腎下主動脈中段和主動脈分叉處 5 個位置的真腔(TL)和假腔面積。比較 TEVAR+BMS 組(37 人)和僅 TEVAR 組(30 人)在各時間點的 TL 比例(TL 面積 / 總主動脈面積)及總主動脈面積。使用廣義估計方程式和一般線性回歸模型評估 BMS 使用及時間的影響。

 

兩組患者在基礎特徵、重塑類型和臨床結果上沒有顯著差異。TEVAR+BMS 組在橫膈膜和 RA 的術後 TL 比例顯著高於僅 TEVAR 組;在 PA、橫膈膜和 RA 的 BMS 使用及時間有顯著交互作用,但對總主動脈面積的影響在 5 個位置上均不顯著。

 

TEVAR+BMS 組在術後 6 和 12 個月的橫膈膜和 RA 處 TL 比例改善程度較僅 TEVAR 組大;在所有 5 個位置的主動脈直徑 TEVAR+BMS 組均顯著小於僅 TEVAR 組。

 

總結來說,在 cTBAD 患者中,TEVAR+BMS 能有效擴大真腔面積,但不會顯著促進主動脈重塑。

 

 

恭喜陳醫師!

 

請問論文的摘要,要放入哪些資訊?來看看講師的建議: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快訊] 陳沂名醫師團隊,關於急性複雜 B 型主動脈剝離經胸主動脈內支架修復術及遠端裸金屬支架植入後的真腔擴張但無主動脈重塑之研究,獲 Journal of the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刊登! 已關閉迴響。

[快訊] 林盈均醫師團隊,關於使用遠外側進針法改善腰椎經椎間孔硬膜外類固醇注射的顯影劑分佈之研究,獲 Pain Practice 刊登!

 

 

01_PP_LinYC_07

 

 

文章介紹

 

林盈均醫師團隊想要研究椎間盤突出伴隨坐骨神經痛的治療方法。椎間盤突出是常見的脊椎退化性疾病之一,而經椎間孔硬膜外類固醇注射(TFESI),是依據實證推薦的緩解腰椎坐骨神經痛的方法之一。適當的顯影劑分布與更佳的疼痛控制有關,但目前尚未確定最佳方法。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確認使用一種新的 TFESI 方法,即遠外側進針法(FLLR-TFESI)注射顯影劑的分布情況。研究回顧性納入 2010 年 1 月至 2020 年 8 月期間,因椎間盤突出伴隨坐骨神經痛接受 TFESI 的患者。FLLR-TFESI 被視為實驗組,而傳統方法則為對照組。收集並分析這些患者的基本特徵、在透視引導下的顯影劑分布及併發症情況。

 

結果顯示,總共有 380 名患者,其中對照組 143 人,實驗組 237 人。除了椎間盤擠壓和脊柱側彎外,兩組在大多數基本特徵上是平衡的。FLLR-TFESI 組顯示出更佳的顯影劑分布,即使在調整後仍顯示顯著差異。另外,研究中並無脊髓腔內注射的情形,但 FLLR-TFESI 組的椎間盤內注射率較高。

 

林盈均醫師團隊的研究結果證明,與傳統方法相比,FLLR-TFESI 在顯影劑增強和分布方面有明顯優勢。建議未來進行前瞻性研究以確認此結果與臨床益處。

 

 

恭喜林醫師!

 

在論文裡,需要將疾病的定義寫得很清楚嗎?來看看講師的建議: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 [快訊] 林盈均醫師團隊,關於使用遠外側進針法改善腰椎經椎間孔硬膜外類固醇注射的顯影劑分佈之研究,獲 Pain Practice 刊登! 已關閉迴響。

[快訊] 吳靖農醫師團隊,研究下咽癌患者接受游離皮瓣重建手術後風險及醫療成本,獲 European Archives of Oto-Rhino-Laryngology 刊登!

 

 

01_EAORL_WuCN_10

 

 

文章介紹

 

很少有研究檢視下咽癌(HPC)患者在接受腫瘤切除和游離皮瓣重建手術時,可能發生的併發症風險和相關醫療成本,而吳靖農醫師團隊對這個議題很有興趣,分析了 20 年間 348 位下咽癌患者的資料,發現有 43 位(12.4%)患者出現需要再次手術的皮瓣併發症。

 

研究結果顯示,手術前較低的血液白蛋白濃度,會顯著增加併發症的風險。每增加 1 克/百毫升的白蛋白濃度,皮瓣併發症發生的風險就會降低超過一半。特別是對於年紀較大或曾接受過放射治療的患者來說,白蛋白濃度的影響更為明顯。

 

研究也發現,發生皮瓣併發症的患者,平均醫療費用比沒有併發症的患者高出將近 6000 美元(約為新台幣 18 萬)。

 

進一步使用因果中介效應分析(causal mediation analysis),雖然白蛋白濃度低會導致醫療費用增加,但其中只有 11.4% 是因為低血清白蛋白引發了皮瓣併發症,進而增加了費用。

 

總結來說,吳醫師團隊建議,對於即將接受下咽癌重大手術的患者,應特別注意提供適當的營養,以減少併發症風險並降低醫療費用,對於年長患者或曾接受過放射治療的患者,更為重要。

 

 

恭喜吳醫師!

 

論文的標題要怎麼寫才能吸引審閱者的目光?制定標題和設計實驗,兩者之間有先後順序嗎?一起看看講師們怎麼說明。

 

 

 

 

 

論文寫作 / 臨床研究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170618 (日) 第十梯次,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 , , , | [快訊] 吳靖農醫師團隊,研究下咽癌患者接受游離皮瓣重建手術後風險及醫療成本,獲 European Archives of Oto-Rhino-Laryngology 刊登! 已關閉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