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之前,花費這麼多不必要的時間與精力。

 

作者:雙和醫院 神經外科 盧佑群 醫師

 

 

01_innovarad_YCLu_CLIP_20221016_0923

 

 

會看論文,不代表能寫出論文。

 

隨著升上主治醫師,除了臨床工作上必須更為戰戰兢兢外,伴隨而來的是許多非臨床方面的事務,而教學、研究、服務三個領域,似乎已經變成是主治醫師必須要有的基本配備。

 

在研究這個領域,一直是我較不擅長的部分,尤其是在論文的寫作。過去寫作的經驗,也只停留在寫個案報告 case report 的部分,看到老師學長們能有一篇篇的論文產出,也只能在心裡羨慕。

 

過去,也曾嘗試著從老師的 data bank 整理病人資料、收集 case,希望能找到主題,試著寫寫看。但是,即使有了老師建議的主題,寫作上總是不斷的卡關,從一開始的 abstract 就很難下筆,再到 introduction 就會在一堆文獻裡迷茫著,始終無法前進。

 

剛開始以為自己不夠專心、受到太多干擾,但是即使安排一整段的時間想要專心寫作,也是一卡再卡,尤其在整理 data 想要做統計分析時,更是如無頭蒼蠅般,不知如何是好。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221016 (日) 第二十一梯次 | 已標籤 , , , , | 原來之前,花費這麼多不必要的時間與精力。 已關閉迴響。

有 revision 的機會,我相信可以好好把握!

 

作者:雙和醫院 神經外科 李祐萱 醫師

 

 

01_innovarad_yhlee_CLIP_20221016_0200

 

 

耳聞《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課程,很適合外科系同學當作論文起手式,所以一看到開課,就拉了同學來報名。在課堂中三位老師從零開始,手把手循序漸進的講解,包含常見的新手錯誤,寫論文的迷思等。每一個我們新學員心中的疑問,例如如何設計主題跟研究標的、怎麼選題目、怎麼引起 reviewer 的興趣,怎麼寫結論,都非常實用。

 

中午也有機會真正動手去操作軟體,製出看起來十分專業的圖片,加上按部就班一步步修正圖片,讓圖片順眼美化的眉眉角角,都是這門課非常值得參加的亮點。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221016 (日) 第二十一梯次 | 已標籤 , , , | 有 revision 的機會,我相信可以好好把握! 已關閉迴響。

還好 PGY 就來,晚了可能就錯過收案關鍵了!

 

作者:三軍總醫院 陳政良 醫師

 

 

01_innovarad_JlChen_CLIP_20221016_0197

 

 

「醫院的老師第一次教我們寫論文,就是把資料庫丟給你,剩下的事情我們得自己去摸索。」

 

雖然自己只是剛踏入醫院職場的 PGY,但在課堂上聽見這句話時,深深感到共鳴,這句話彷彿在腦海中不斷迴盪。電腦中,醫院的癌症登記 Excel 檔案,在我的電腦中開了又關。在 PGY 階段可以被老師指定撰寫文章,雖然深感榮幸,卻無從下手。這也是我報名新思惟課程的原因之一。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221016 (日) 第二十一梯次 | 已標籤 , , , , , , | 還好 PGY 就來,晚了可能就錯過收案關鍵了! 已關閉迴響。

擁有搜尋、製圖、題目發想的基本能力,寫作的效率也能有所提升。

 

作者:基隆長庚 泌尿科 許靖承 醫師

 

 

01_innovarad_CCHsu_CLIP_20221016_0474

 

 

住院醫師開始,醫院開始有論文壓力了。

 

在兩三年前就有聽說過新思惟的課程,不過當時是 PGY 階段,工作環境沒有太大的論文產出壓力,因此就將這課程放在心中。隨著職級的晉升,在第二年住院醫師階段,發現院方有論文產出的壓力,便燃起了報名這門課程的念頭。

 

醫院有論文壓力,當我在第一年住院醫師摸索期間,許多想法與時間都無法好好地實踐,眼看著期限一天一天逼近,決定要先來上這課程,有了搜尋、製圖、題目發想的基本能力,再來與科內老師討論適合主題,勢必能在進度以及效率上有所提升。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221016 (日) 第二十一梯次 | 已標籤 , , , , , , | 擁有搜尋、製圖、題目發想的基本能力,寫作的效率也能有所提升。 已關閉迴響。

2022 / 10 / 16(日)課程照片記錄

 

 

00_FB_innovarad_CLIP_20221016_0367

 

 

在過去受到的教育中,學到的統計是以「理論」為主,而非「實際應用」。我們都看過大量難懂的公式與細節,然後,上完課,對統計只留下懼怕的印象。新思惟的互動實作規劃,透過精準的題目設計,以及隨時等候支援的助教,一步一步陪著您克服統計門檻,親手做出國際期刊水準的統計圖表!

 

場地安排以及課程設計都很適合。由淺到深的把新手碰過的問題都給出淺顯易懂的回答,新手真的缺乏的是系統性的手把手教學及實作,未來的研究路有一盞明燈可以參考,比較不會手足無措。

 

講師是過來人,深知研究初學者所面臨的困境,不外乎是缺乏資源、不懂統計、找不到題目,因此新思惟提供最容易起家的方式,針對新手常見的痛點,量身打造一日工作坊,幫助各位降低起步的阻力。

 

非常充實,含金量非常高的課,因為我是外科系,吳昭慶醫師的舉例跟建議都非常寫實、受用。上完課覺得增加很多信心,也比較知道怎麼起步!

 

工作坊不講高深理論,以發表為導向、從應用切入統計,全以初學者為核心規劃,無論您是否有寫作發表經驗,都能透過一日工作坊,快速掌握學術發表的關鍵要素,在研究路上避開「一犯錯就被退稿」的地雷。尤其從投稿者到審稿者的角度來分析,透過講師內化整理成經驗教學,是絕無僅有的寶貴經驗。

 

感謝新思惟安排了一場不只是零到一,更是從球員到裁判全面性在臨床研究與發表的心路歷程和實務心法。除了能直接上手的統計教學,更重要的是如何克服資源限制造成跨出第一步的心魔。終生受用。

 

新思惟的招牌經典課程《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課程規劃涵蓋文章怎麼寫、稿件如何規劃、當代期刊選擇策略、研究計畫申請、寫不出來的問題診斷;統計則是以符合常態分佈的檢定方法,適合收案量大的。開課至今廣獲好評,協助眾多校友突破研究困境,亦是入門好選擇。

 

上完《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立馬報名《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兩堂課各擅勝場也鮮少重複,偶有重複也是核心概念。不同講師風格不同,但對研究論文發表的見地都令人受用甚多。

 

 

很榮幸我們的課程,能給予同學們實質的幫助,也期待上過課的同學,在未來能順利發表,和我們一起共享榮耀

 

一起來回味,活動當天的精彩時刻。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221016 (日) 第二十一梯次 | 已標籤 , , | 2022 / 10 / 16(日)課程照片記錄 已關閉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