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順利刊登的文章,被國外學者用 letter to the editor 質疑,「沒有類似研究」是錯誤陳述,並附上證據,我該怎麼回覆?

 

 

QA51

 

 

問:校長好,之前 revision 的那篇,順利刊登了。不過刊出後,很快就有國外學者投書 letter to the editor。期刊通知我們,可以寫一篇回覆,跟他們的 letter 一起刊登。

 

其中有一則 comment 不太好回覆,他說:「作者在文章中提到,no related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to date,但其實有。」然後他還附上了三篇,並簡短介紹了一下。

 

我看了他所附上的三篇,前兩篇的研究只能說類似主題,但還是不太一樣。最新的那篇,主題跟我們一樣,但刊登時,我們的稿件已經在審閱了,我們無從得知,也無法引用。

 

更糟的是,我自己去 PubMed 搜尋,又找到兩篇跟我們主題一樣的,我在猶豫要不要也一併自己寫出來,但又顯得自打嘴巴,好像我們當初 discussion 的文獻比較作得沒有很完全。

 

答:(蔡依橙)

 

以下先寫我建議的回覆內容,然後是為什麼我這麼建議的原因。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學員提問 | 已標籤 , , , , , | 問:順利刊登的文章,被國外學者用 letter to the editor 質疑,「沒有類似研究」是錯誤陳述,並附上證據,我該怎麼回覆? 已關閉迴響。

問:審閱者要求整理相關文獻,並用表格比較。但相關很主觀,我要收多大的範圍呢?

 

 

QA50

 

 

問:校長好,投稿後順利得到 major revision 的機會,但一個審閱者要求我們做一張表,把相關文獻做這個主題的整理起來,並要求要比較大家用的方法,跟最後的結果。

 

不過我們的研究比較獨特,是做 A 疾病之後產生 B 疾病的風險,沒有人做 A→B,只有兩篇做 B→A。而且我做的是 retrospective cohort,另外也有幾篇 case control,研究方法不同的,我需要也一起放進來嗎?在製作表格的時候,該納入怎樣的範圍?以下是審閱者的意見原文。

 

What would be useful is a summary of the studies which have looked at the same question and to summarize them in a table where a comparison of methods and outcomes can be made.

 

答:(蔡依橙)

 

這個審閱者既然沒有明確要求你要收哪幾篇、什麼範圍,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方便做選擇。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學員提問 | 已標籤 , , , , , , , , | 問:審閱者要求整理相關文獻,並用表格比較。但相關很主觀,我要收多大的範圍呢? 已關閉迴響。

問:雖然得到 revision 機會,但審閱者要求再做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截稿期限又給很短,這樣的要求該如何應對,謝謝!

 

 

QA49

 

 

問:雖然得到 revision 機會,但審閱者要求再做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截稿期限又給很短,這樣的要求該如何應對,謝謝!

 

答:(蔡依橙)

 

這題需要比較多的背景資訊,才能給予精確的回覆,所以我又詢問並釐清了一下同學的狀況。之所以審閱者會請他做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是因為他們的 Table 1 裡頭,分兩組後,16 個可能的干擾因子中,有 5 個是 p < 0.05 的。

 

這裡要先補充的是,我們做任何 study,分組之後,Table 1 的干擾因子比較,並不一定要全部都 p > 0.05 喔!如果太完美,反倒在統計上是不可能的,通常 20 個因子中,有一個或兩個沒過,是沒問題的。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學員提問 | 已標籤 , , , , , , , | 問:雖然得到 revision 機會,但審閱者要求再做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截稿期限又給很短,這樣的要求該如何應對,謝謝! 已關閉迴響。

問:我的英文很爛,給指導老師看初稿之前,是不是需要先英修過一次?

 

 

QA48

 

 

問:最近資料收集好,也做了圖表。根據上課教的,我把四大段落寫出來。雖然老師說主軸方向都可以,但英文寫作的部分,老師幾乎每句都有修。我覺得自己的英文太爛了,想請問校長建議哪一家英修,我想先修一次英文,再給老師看,比較有禮貌。

 

答:(蔡依橙)

 

因為英修貴則上萬,平價的也要幾千。一般我們是建議,作者們都覺得可以了之後,投稿前再英修即可。

 

至於平常寫作,你可以先寫中文,這時候專注在內容跟邏輯。等架構與初稿好了,再專心一句一句改成英文。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學員提問 | 已標籤 , , , , , , | 問:我的英文很爛,給指導老師看初稿之前,是不是需要先英修過一次? 已關閉迴響。

[快訊] 吳柏毅醫師與其參與團隊,關於早產兒視網膜病變之角膜地形圖研究,獲 Eye 刊登!

 

 

01_TRCO_EYE_WuPY_01

 

 

文章介紹

 

早產兒,因為懷孕週數不夠,身體的各器官較為不成熟,其中也包括視網膜血管。這使得部分的早產兒,可能會因血管閉塞,進而刺激不正常的血管增生、纖維化,甚至視網膜剝離。

 

雖科技進步,可用眼球內注射抗血管新生藥物或雷射治療,但因為這段時間是視力發展的關鍵期,連帶可能影響角膜發育。吳醫師所參與的團隊,想收集這群患者的角膜型態,並作分析。

 

研究收入了兩年內 2 歲到 12 歲的患者,並根據其臨床狀況分成四組,足月患者、早產但無視網膜病變者、早產兒有視網膜病變但沒有接受治療者、早產兒有視網膜病變且接受注射或雷射治療者。

 

分析發現,比起足月患者,早產兒的前角膜曲度較為陡峭、散光較明顯、角膜厚度薄。雷射治療過視網膜病變者,角膜更陡、前散光更嚴重。單純的早產視網膜病變與注射抗血管新生藥物,對角膜地形圖的影響稍有但未達顯著。

 

若能在醫學生涯的早期就有寫作的能力,便能與長期收集資料的臨床團隊一起努力,探勘出資料的意義,並成功發表。這過程中所學到的專業知識、醫學趨勢、學術經驗、人際互動,都是很棒的。

 

 

恭喜吳醫師!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快訊] 吳柏毅醫師與其參與團隊,關於早產兒視網膜病變之角膜地形圖研究,獲 Eye 刊登! 已關閉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