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十年以上的課程,到底如何管理內容更新?

 

 

OfficeHour_156

 

 

問:請問校長,你好幾個課程,公開開課都超過 10 年了,請問你是怎麼管理課程更新的?我的意思是,你會固定什麼時間就要更新內容嗎?還是根據時代調整?像是最近 AI 的改變就很快,過去也有 OA 期刊浪潮的出現,你都怎麼管理這些改變?

 

答:(蔡依橙)

 

的確,我們是經常在做大小改款的。最近則是多為持續的小改款。

 

主要的原因就如你說,世界一直在變,我們希望來到課堂上的初學者所聽到的,是「今天」「這個時候」一個初學者該聽到,而且聽到之後能起步的內容。

 

 

OA 浪潮到 AI 衝擊

 

OA 浪潮出現後,我們一直在持續評估其影響,早期看我部落格的朋友都知道。之後我也親自去擔任 OA 期刊的審閱者,感受一下幾家不同出版社的經營效率跟決策模式,這樣我們才有辦法跟同學說,究竟現在的學術狀況變成如何。

 

各醫院對期刊的策略,我們也通過校友的升等經驗跟持續回饋得知。

 

至於 AI 這波浪潮,也是一樣,一開始我們就是積極使用,而且嘗試挑戰一些學術上使用的可能性,才知道哪些功能依然是胡扯,哪些功能竟然已經變成比較可信。

 

 

以學習者為中心,並且持續進化。

 

我們會在每次開課前,看看課程的內容,覺得老舊的就拿掉,然後換上對初學者更有用的內容。

 

在遇到有意思的改變時,也是第一時間就去思考,該怎麼融入我們的課程中。

 

有必要的話,就整堂課換掉,如果換掉的堂數較多,就乾脆做全課程大改款。

 

這跟臨床工作一樣,我們吸收新知,有了新的想法,知道怎麼做會對患者最好,明天門診或明天的手術就能應用上,以前的患者回診時,也會逐漸用上新的治療。

 

在課程這邊,就是 Office Hour 作為聯繫,如果同學有來問學術或個人品牌或各種領域的問題,我們都會用現在的想法,用最新的回答方式,來回覆。

 

會這樣積極改款,而且每一梯次的新同學都覺得學到很多,其實就是因為我們是以「學習者」為中心在思考事情。

 

 

提供當下最有幫助的內容

 

這件事情並不容易做到,但你實際來課堂都能感受到。

 

提供對「學習者」最有幫助的內容。我們就是根據這個在持續調整的。

 

 

最新活動

 

 

發表於 Office Hour, 學員提問 | 已標籤 , , , , , , | 開十年以上的課程,到底如何管理內容更新? 已關閉迴響。

面對 AI 工具百花齊放,ChatGPT 還值得花錢?

 

 

01_OfficeHour_154

 

 

問:校長上次提到,AI 工具可以克服「英文」不好的問題,大幅降低進入學術研究的門檻。我想問的是,AI 工具變化好快,校長是怎麼看的,因為我實在沒有時間認識所有的工具,也沒辦法全部都付費,不正確的部份怎麼辦?

 

答:(蔡依橙)

 

目前 AI 工具的確快速發展中,但趨勢已經逐漸出來了。

 

 

趨勢與市占:現階段的格局

 

願意付費的人,六成以上都是付到 ChatGPT。所以現在的 AI 工具,就是 ChatGPT,以及「其他」。

 

這個「其他」裡面,目前最強勢的是 Google 家族,因為 Google 提供的服務跟掌握的資料,還有長期使用者多,是最有可能與 ChatGPT 一戰的。

 

我因為都訂閱過,作為實際付錢的消費者,你真的會覺得 ChatGPT 一直在進步,努力擴展應用範圍,並優化使用者體驗。

 

以前 ChatGPT 畫圖慢,後來吉卜力風格燒起來,大家才發現原來已經畫得這麼好了。過去我還訂閱 Midjourney 來畫圖,後來就沒繼續。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Office Hour, 學員提問 | 已標籤 , , , , , , , , , , , , , | 面對 AI 工具百花齊放,ChatGPT 還值得花錢? 已關閉迴響。

8 月 83 篇!校友 PubMed + SCI 成果發表 (2025/8)

 

 

202508_PubMed_sci

 

 

Original article x 53

 

原創論文連續三個月維持在 50 篇以上,6 月(55 篇)、7 月(53 篇)平均每天至少都有一位學員發表!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8 月 83 篇!校友 PubMed + SCI 成果發表 (2025/8) 已關閉迴響。

我英文不好,讀論文有問題,寫更是困難,ChatGPT 怎麼幫?

 

 

 

officehour_153

 

 

問:我英文不夠好,要寫英文論文投稿國際期刊,壓力超大,ChatGPT 可以怎麼幫助我?還是我該先去背單字?

 

答:(蔡依橙)

 

這個時代,英文不好不再是「硬障礙」,有太多相關的工具可以協助你。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學員提問 | 已標籤 , , , , | 我英文不好,讀論文有問題,寫更是困難,ChatGPT 怎麼幫? 已關閉迴響。

[快訊] 許智維醫師團隊,關於園藝治療對憂鬱症患者症狀及功能表現療效之統合分析,獲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 刊登!

 

 

01_CTM_HsuCW_26

 

 

文章介紹

 

許智維醫師團隊想了解園藝治療對於憂鬱症患者的治療效果如何。研究團隊從多個國際醫學資料庫中搜尋相關的臨床試驗,包括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 等,以及中文資料庫如 CEPS、CNKI 和萬方數據庫,最終納入了 13 項隨機對照試驗,總共涵蓋 960 位參與者。

 

研究結果顯示,園藝治療在多個層面都有顯著的改善效果。在憂鬱症狀方面,效果值達到 1.050(95% 信賴區間:0.663-1.437),表示有相當不錯的改善程度;焦慮症狀的改善效果值為 0.702(95% 信賴區間:0.341-1.062);認知功能改善的效果值是 0.816(95% 信賴區間:0.302-1.331);社交功能提升的效果值為 0.806(95% 信賴區間:0.295-1.317);整體生活品質的改善效果值則是 0.947(95% 信賴區間:0.633-1.260)。不過在身體功能方面,只有一項研究報告有改善效果。

 

進一步的分析發現,園藝治療對某些特定族群效果更好,包括住院病患、症狀較嚴重的患者、接受室內外結合型園藝治療超過八週的患者,以及在照護機構中進行治療的患者。這可能是因為這些患者有更多時間和機會持續參與治療活動。

 

不過研究團隊也指出,目前證據的確定性還不夠高,從非常低到低等程度都有,主要是因為研究方法上存在一些偏差風險、結果不一致,以及統計上的不精確性等問題。

 

總結來說,這項研究提供了園藝治療對憂鬱症患者有益效果的初步證據。園藝治療透過讓患者接觸大自然、動手種植照顧植物等活動,不僅能改善情緒症狀,還能提升認知功能、社交能力和整體生活品質。

 

但考量到目前研究方法上的限制和可能的偏差,未來還需要更多設計嚴謹的臨床試驗,包括預先註冊研究計畫、採用盲性評估者,以及進行長期追蹤,才能更確定園藝治療的真實效果。

 

 

恭喜許醫師!

 

可以用 AI 工具,幫我找文獻或是解讀圖表嗎?來看看講師的建議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快訊] 許智維醫師團隊,關於園藝治療對憂鬱症患者症狀及功能表現療效之統合分析,獲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 刊登! 已關閉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