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何偉宏醫師團隊,關於數位掃描單顆牙冠的精確度最適化之研究,獲 Journal of Prosthetic Dentistry 刊登!

 

 

01_JPD_HeWH_03

 

 

文章介紹

 

過往製作牙冠模型,傳統方法是用材料在牙齒上取模,但過程繁瑣且讓患者感到不舒服;而今有數位掃描儀,只要口內掃描即可取模,流程快速且更為精準。即使如此,數位掃描牙冠的精確度仍受多種因素影響,例如:牙齦與牙齒邊緣的距離、邊緣線的深度等。

 

何偉宏醫師團隊想找出在數位掃描中提升精確度的方法,讓牙醫製作出更貼合的牙冠,於是團隊設計三種不同形狀的人工牙模型:「圓肩設計」、「肩設計」和「斜肩設計」,並搭配不同厚度的鈦合金套來模擬牙齦擴張效果(0.2 mm、0.3 mm、0.4 mm 和 0.5 mm),以測試數位掃描在各種情況下的精確度差異。

 

研究結果顯示,要取得理想的數位掃描結果,牙齦擴張寬度至少需要達到 0.3 mm,邊緣線的深度應在牙齦下方 1 mm 內,否則掃描精確度會下降。而且不同牙冠設計的掃描結果也各異:「圓肩設計」在各種情況下提供最佳的精確度,能清晰呈現牙冠模型的細節;「肩設計」次之;「斜肩設計」效果較差,尤其在較深的齒齦處易失真。研究還發現,在牙齦齊平或稍上方的位置使用 0.4 mm 以上的擴張寬度,數位掃描的精確度會明顯提升。

 

這項研究為數位牙科治療提供明確的標準,協助牙醫製作符合患者口腔需求的牙冠,減少傳統印模不精確所帶來的修復問題。

 

 

恭喜何醫師!

 

投稿被期刊社「卡」了,連職涯升等也受影響了嗎?來聽聽陳醫師的實用策略與建議,幫助你在投稿路上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讓研究更順利推進,不再被困住!

 

 

 

 

臨床研究 / 論文寫作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未分類 | 已標籤 , , , , | [快訊] 何偉宏醫師團隊,關於數位掃描單顆牙冠的精確度最適化之研究,獲 Journal of Prosthetic Dentistry 刊登! 已關閉迴響。

[快訊] 王韶靖醫師團隊,比較 Lenvatinib plus Pembrolizumab 與 Doxorubicin 治療短期內復發子宮內膜癌之研究,獲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刊登!

 

 

01_JCM_WangSJ_02

 

 

文章介紹

 

大多數早期發現的子宮內膜癌,能透過手術和初步治療獲得良好成效,但當癌症擴散或復發時,治療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目前標準的第一線療法是使用「卡鉑加紫杉醇(Carboplatin plus Paclitaxel)」進行化療,但如果病情在短時間內復發,患者往往面臨存活率低的情況。

 

王韶靖醫師團隊使用 TriNetX 的資料庫,分析符合條件的病患健康記錄,試圖尋找新的治療方案。他們特別關注在接受第一線「卡鉑加紫杉醇」治療後 6 個月內復發的患者,並比較 Lenvatinib plus Pembrolizumab 和 Doxorubicin 這兩種二線治療的效果,探討 Lenvatinib plus Pembrolizumab 是否能夠在這類短間隔復發的患者提供更好的存活率。

 

研究結果顯示,接受 Lenvatinib plus Pembrolizumab 治療的患者,其存活時間平均為 12.8 個月;相比之下,接受 Doxorubicin 治療的患者平均存活時間為 8.2 個月。在副作用分析中,Lenvatinib plus Pembrolizumab 組出現較多的甲狀腺功能低下和蛋白尿;Doxorubicin 組則較易出現貧血和白血球減少。

 

這篇研究提供新的臨床證據,證實用 Lenvatinib plus Pembrolizumab 治療在短時間內復發的子宮內膜癌患者能顯著提高生存機會,也有助於臨床醫師在面對複雜病情時,做出明智的治療選擇。

 

 

恭喜王醫師!

 

資源少、競爭強,即使在大醫院也很難發展研究嗎?其實當你具備研究能力,就能透過合作、出力,從寫作到投稿,全力累積信任與經驗,逐步建立自己的研究基礎。來看看黃醫師怎麼說!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211017 (日) 第十八梯次,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快訊] 王韶靖醫師團隊,比較 Lenvatinib plus Pembrolizumab 與 Doxorubicin 治療短期內復發子宮內膜癌之研究,獲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刊登! 已關閉迴響。

[快訊] 蔡宗佑醫師團隊,關於下咽鱗狀細胞癌的「先手術」與「先同步化放療」比較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 – Head & Neck Surgery 刊登!

 

 

01_JOHNS_TsaiTY_09

 

 

文章介紹

 

下咽癌(下咽鱗狀細胞癌,HPSCC)一直是頭頸部腫瘤治療中最棘手的癌症之一。蔡宗佑醫師團隊想了解到底是「先手術」還是「先同步化放療」的治療效果比較好。

 

團隊收集了 2015 年到 2023 年間發表的 8 篇相關研究,總共分析了 1619 位病人的資料。團隊發現選擇先手術治療的病人,整體存活率比先做同步化放療的病人好很多,整體死亡風險降低了 34%(aHR 0.66)。不只如此,無病存活期(就是治療後活得比較久,而且癌症也比較不會復發)也改善了 25%(aHR 0.75)。

 

更重要的是,就算是第三期、第四期的晚期病人,先手術的治療成效仍然比較好,整體死亡風險可以降低 35%(aHR 0.65)。至於手術的範圍要多大,研究發現不論是完全切除喉部和下咽,或是部分切除,病人的存活率都比先做同步化放療來得好。完全切除組的死亡風險可以降低 46%(aHR 0.54),而部分或完全切除組則可以降低 29%(aHR 0.71)。

 

雖然現在很多人傾向選擇先做同步化放療,但研究結果顯示,對下咽癌病人來說,如果先進行手術治療,存活率和預後都會比較好。

 

 

恭喜蔡醫師!

 

如果收集到的論文中,研究設計的細節都不一樣,在統整論文時要怎麼處理?來看看講師的建議: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 [快訊] 蔡宗佑醫師團隊,關於下咽鱗狀細胞癌的「先手術」與「先同步化放療」比較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 – Head & Neck Surgery 刊登! 已關閉迴響。

PGY 生涯關鍵:沒人說,你絕對不會知道的事。

 

作者:蔡依橙

 

 

 

QA_118

 

 

最近陸續有些 PGY 同學跟我回報,順利申請到想去的科別了!

 

大家都知道,PGY 時期訓練忙碌,所以,如果能夠有刊登的話,只要有 impact factor,不管是 SCIE 或 ESCI,都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主考官們自己多少也寫過論文,很能理解,對於一個生涯剛起步的人來說,能完成並刊登一篇有分數的論文,代表的是你真心想要突破自己,也願意持續努力。聽到同學們的消息,很替大家高興。

 

要提醒一件小事情,就是應徵不同科別的時候,所提出的履歷論文還是要注意一下。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學員提問 | 已標籤 , , , , , | PGY 生涯關鍵:沒人說,你絕對不會知道的事。 已關閉迴響。

[快訊] 吳柏毅醫師與其參與團隊,關於巨細胞病毒視網膜炎病人的視網膜剝離與死亡率研究,獲 Graefe’s Archive for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phthalmology 刊登!

 

 

01_GACEO_WuPY_04

 

 

文章介紹

 

吳柏毅醫師與其參與團隊想要探討巨細胞病毒視網膜炎(CMV retinitis),團隊收集 2007 至 2019 年間,在長庚醫院資料庫中的 32 位確診病患的資料來分析。

 

巨細胞病毒視網膜炎主要會發生在免疫力較差的病人身上。在這群病患中,高達 78.1% 的人都有免疫功能不全的問題,其中包括:56.3% 的人正在使用高劑量類固醇、21.9% 是愛滋病患者、12.5% 有血液癌症,還有 9.4% 是腎臟移植的病人。

 

研究發現兩個重要的併發症:第一是視網膜剝離,約有 21.9% 的病人在確診後平均 2.4 個月出現這個問題;第二是死亡風險,約有 34.4% 的病人在確診後約 6.2 個月內離世。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有視網膜剝離的病人,相較於沒有的病人,開始使用抗病毒藥物的時間較晚(平均 8 天 vs 2 天)。不過這個差異雖然在統計上有意義,但臨床上的影響可能不大。

 

研究也發現有三個因素會增加病人的死亡風險:年紀越大(每增加 1 歲,風險增加 1.06 倍)、有血液癌症(風險增加 5.92 倍)、血液中驗出巨細胞病毒(風險增加 4.93 倍)

 

過去醫界已知的是,巨細胞病毒視網膜炎(CMV retinitis)是愛滋病(AIDS)患者中最常見且最容易造成失明的伺機性眼睛感染疾病。

 

但現在最新的發現,在目前愛滋病已經有高效能抗反轉錄病毒療法(簡稱雞尾酒療法)的時代,巨細胞病毒視網膜炎的病人結構已經改變了。現在大多數的病例,反而是來自於那些因為其他疾病,而需要使用免疫調節治療的病人。

 

這些發現對臨床醫師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可以更早識別高風險族群,及早介入治療。

 

 

恭喜吳醫師!

 

 

如何判斷自己的論文可以投到幾分的期刊?你平常是怎麼規劃的呢?來看看講師的建議: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快訊] 吳柏毅醫師與其參與團隊,關於巨細胞病毒視網膜炎病人的視網膜剝離與死亡率研究,獲 Graefe’s Archive for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phthalmology 刊登! 已關閉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