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治療病人跟研究不再是兩道平行線

 

作者:振興醫院 心臟外科 林秉毅 醫師

 

 

CLIP_20190901_0403

 

 

以為不做研究也可活下來

 

以前當住院醫師的時候,可以很帥的自以為是:「我就是不想要做研究,我只要把刀開好,把病人照顧好,就可以活下去,反正我也沒想要留在醫學中心。」但後來這句話對了一部分,那就是我確實沒留在醫學中心。喔,我也活下來了啦,只是有點辛苦。

 

當了主治醫師之後,了解到不是只要把刀開好,把病人照顧好,就會財源廣進、左右逢源(雖然技術是最基本的事情)。科上的主任、報章雜誌上的名醫,通通會變成你的競爭對手。其實從病人的角度來看也很合理,自己的身體就一個、命就一條,當然是要交給名聲最大的那位。而在慢慢經營自己的客戶群的同時,評鑑大魔王來了。

 

 

有寫作經驗的人很少,願意教的更少。

 

有時覺得台灣的醫師很辛苦,臨床、教學、研究,缺一不可。不能只是當醫生而已,還希望你也變成一個科學家,然後用很多的條目去要求,沒有教職?沒有 paper?那就限制你的預算,人力,薪水,或是增加你的值班數。

 

好吧,我認輸,那開始來寫 paper 好了,但一眼望去,有經驗的人很少,願意教你的人更少。從零開始自己找題目,收資料,還沒跑到統計這一關,就已經敗下陣來。翻開大學時候的統計課本,不但統計難懂,英文更是拗口。覺得我只是會要用就好,有必要變成統計學大師嗎?

 

 

課程易懂、好用且貼近臨床工作的需求

 

所以看到新思惟的《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馬上就報名了。之前有參加過其他《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覺得共通的特點,就是易懂、好用且貼近臨床工作的需求。

 

最棒的,就是中午的實作時間,讓理論與操作結合,讓學習不再只是紙上談兵,這點真的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我還記得以前當住院醫師時,第一次摸到 SPSS 的感覺,完全就是崩潰。)MedCalc 不但更貼近醫療的需要,而且還能製作出精美的統計圖,完全屌打其他的統計軟體。

 

每位講師都是研究路上的過來人,知道如何寫,才能夠讓審稿的人看見,知道該怎麼設定題目才能吸引目光。平時自己該怎樣做準備,職涯要怎麼計畫,才能讓自己的研究與工作一起做結合,讓治療病人跟研究不再是兩道平行線。相反的,這兩者可以相互做結合,一方面讓自己的醫術進步,另一方面又可以將臨床所得到的靈感,應用到研究中,在特定領域裡得到其他專家的肯定。

 

 

收穫滿滿的感覺真的很好

 

其實最讓自己感動的,是吳昭慶醫師分享的:「為什麼要做研究?」

 

以前覺得那些 paper 都是為了升等,為了寫而寫的,毫無意義。不可否認一定會有那樣的paper 存在,但是吳昭慶醫師所說的,要是你將你的發現發表出來,然後全世界所有的醫師,都因為你的發現,而能夠減少半小時的手術時間,讓大家能早點回家,或是病人的outcome 更好,讓他晚個一兩年回來找你,讓他享有更好生活品質,這樣難道不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嗎?希望我很快也能有這樣的水準。

 

真的很感謝蔡校長設計這樣子的工作坊,這種收穫滿滿的感覺真的很好,非常謝謝!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190901 (日) 第十五梯次 並標籤為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