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起頭難,我的第一篇 SCI 論文。

 

作者: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急診部 蘇則聿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蘇則聿醫師分享含氣的後腹腔膿瘍診斷與治療經驗,獲 Kaohsiung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刊登!

 

 

01_KJMS_SuCY_01_share

 

 

報名新思惟研究工作坊的緣由

 

嘗試撰寫第一篇原著論文是 2013 年我在高雄長庚當急診住院醫師時,當時對統計不熟悉便拜託合作的主治醫師學長幫忙跑,統計結果出來後因為學長忙著準備升等所以無暇給予指導,投稿部分就只能靠自己摸索。

 

我先投到美國急診醫學會雜誌,一週後就被 rejected,之後陸續投了三本期刊皆無法獲得青睞。雖然 reviewers 都有給一些建議,但需要重跑統計、且有執行上的困難。

 

充滿挫折之際,報名參加了《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在蔡校長和吳醫師的指導下,著實發現自己在論文寫作上有許多不足之處,比如研究設計和圖表美化、如何讓論文更有說服力與賣點等等。

 

 

從經驗中學習

 

這篇論文因為設計與統計上的限制,修改上困難萬分。被拒絕六次後,投到了自已領域的急診醫學會雜誌 Journal of Acute Medicine,revise 三次後終於被接受。算起來,前後共歷經了五年的煎熬。

 

我從這次經驗學習到了萬事起頭難,論文設計很重要,要考慮周詳再開始寫,不然修改時會窒礙難行。

 

投 case report,除了罕見還要分享處理經驗,若前人已寫過則要提出獨到見解才能讓讀者有新的收穫。原創論文則要回顧文獻,想想是否還有未解問題與激發創意,此外 inclusion criteria and exclusion criteria 要清楚明白。

 

統計部分則是許多人(包括我)最欠缺的部分,還有即使被 rejected,reviewer 的建議還是要看,儘量修改後再投下一家。這是我做的最不好的地方,被拒絕後便心灰意冷、沒有認真看回覆意見。

 

 

很高興成功發表第一篇 SCI 論文

 

寫這篇個案分享時我便記取教訓,投到第二本期刊 Kaohsiung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時就被接受了,因而有了第一篇 SCI 論文,雖然只是 case report 但我還是很開心,也比較有信心和動力開始寫下一篇。

 

真心感謝新思惟課程帶給我的觀念和啟發,對於有心做研究寫論文的醫師無疑是提供了一盞明燈。報名者對寫論文的需求和缺乏處不盡相同,若能針對不同狀況因材施教,必能吸引更多有心人加入行列。

 

謝謝蔡校長認真設計課程及吳醫師的鼓勵和指導,真心推薦大家有機會都來共襄盛舉,一定會有醍醐灌頂和豁然開朗的感覺。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160619 (日) 第七梯次, 共享榮耀 並標籤為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