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台北榮總 急診部 廖柏翔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廖柏翔醫師團隊,分享嘴巴內出現 50 公分細線的個案報告,獲 Annals of Emergency Medicine 刊登!
很幸運地在某個剛下夜班,準備睡覺的早上前,把這個「少見」的個案影像整理投稿出去,更幸運的是可以在數小時起床後,就直接收到 acceptance letter,真的是又驚又喜!
個案太罕見,老師行醫多年也沒遇過!
這是一月底在外科急救室遇到的個案:有位口腔癌的阿伯,外籍看護幫忙他刷牙時,發現嘴巴內有一條線,他覺得怪異,就像收釣魚線一般捲捲捲,捲出至少幾十公分的線。
一開始我聽到主述時其實也很傻眼,線到底從哪來的?回去看病史,對照他女兒清楚地表示阿伯有做過栓塞,這才想到,會不會這個剛好栓塞的 coil 外露從嘴巴出來?其實照一張 neck soft tissue radiograph 真相就大白了!
我們隨後和他女兒討論,照電腦斷層去證實是從哪條血管外露而出或有無動脈出血。待電腦斷層出來後,和主治醫師討論影像時,主治醫師也沒見過這樣外露線頭這麼長的病例。老師行醫多年也沒遇過此種案例,那真的是少見!
PubMed 搜尋,找出文章賣點。
於是收集病史、臨床照片還有影像,上去 PubMed 搜尋。首先,我還不知道線頭外露這個要怎麼描述?診斷究竟怎麼下?我查了 coil extravasation、coil blow out?不管是在Google 還是 PubMed 都找不到。放射科的正式報告,也沒有寫明這種線頭外露的診斷名。
於是我向認識的放射科學長請教,學長講了另外兩個常用的詞是 dislocation 或 dislodge,最後我用「Partially dislodged coil caused by tumor invasion of previously treated carotid pseudoaneurysm」丟上 PubMed 才找到類似這種現象,原來大家是這樣描述 extrusion:「Delayed extrusion of embolic coils into the oral cavity after embolization of an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pseudoaneurysm」,現今也只有數例個案報告線頭穿過皮膚或是呼吸道,讓我又再次認知到原來這是個少見的併發症。
再來,要清楚描述外籍看護和我說的「線頭藏在嘴巴,把它捲捲捲出來」這個現象,超乎我的英文表達能力,我又再次向英文很好的大學同學請教,他建議我使用「embed」這個詞精準地表達那樣的情境。
高 CP 值的 image,住院醫師更容易上手。
於是我寫完和整理完文獻大概只花了一到兩個小時,製作圖片就靠自己之前弄過其他 image cases 的模式製圖,修改圖片大小和畫素,整理好就投稿。和家屬聯絡,說明這案例可能對急診醫師有教育意義,並取得家屬的知情同意書。當然,想說這麼少見,投個 NEJM 應該也不為過吧?XD 然後一小時就被拒絕!馬上轉戰急診領域的高分期刊,就幸運地就投上了!
Image 字數要求不多,對住院醫師來說,低成本、高報酬、CP 值蠻高的選擇。一切的重點應該在於臨床忙碌之餘,如果遇見連主治醫師都不常見的個案,就先把影像(可以是放射影像、臨床照片,甚至 POCUS)都收集好,隨手 Google 一下看看是不是真的這麼 rare。如果出來的都只有 case report,尤其是近期都還在 accept case report,那就真的代表滿少見的。
再來是臨床價值,試想這個案如果未思考到人工植入物或口腔癌病史可能做過的治療,還會誤以為是不是有人故意放異物到嘴巴,或是直接用力扯出來就了事。這樣的個案深深地提醒著我們病史和臨床推理的配合,診斷就在一念之間。
專家對圖片的回饋,比獎學金還珍貴!
因為之前上過新思惟的《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可能是參加過研究課程的校友都被設 alert?),蔡校長在論文上線後沒多久,敲我說了聲恭喜,並且表示歡迎分享心得和心路歷程可以賺點獎學金 XD。
我就斗膽地問蔡校長,自己的圖片交出去有符合畫素規定,但為什麼上線後看起來畫質很差且不清楚?蔡校長竟然很快速地下載原圖,並且優化寄還給我,表示我可以如此修正,我整個呈現「這回饋比你說的獎學金還要珍貴啊」的驚嘆。
看見 before & after 的差別,忍不住也想和大家分享!哈哈,如果之後有機會,應該還是要繳學費去參加《圖與圖說工作坊》,學習高手怎麼處理圖片,畢竟專業的製圖和我這種三腳貓還是有著天壤之別。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