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衛福部桃園醫院 泌尿科 柳瑞明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柳瑞明醫師探討孕期泌尿道感染與產後憂鬱症是否有關之健保資料庫研究,獲 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 刊登!
希望透過文字紀錄自己臨床研究寫作的歷程跟心得,也可以對同樣想在學術研究上有所突破的朋友,分享經驗、提供幫助。
持續不間斷地寫
全職工作者能坐下來寫作的時間不多且零散,我的作法是利用零碎時間(看門診空檔、開會或上課時間、睡前的短暫時光)打開電腦,即使每天只寫 50 字,持續一個月就能累積 1500 字。
每天前進一小步,對我自己來說有個交代,也比較心安。
及早準備,減少摸索時間。
多數朋友急需論文的狀況不外乎遇到教師升等、晉升主治醫師、或碩博士畢業論文等,這些時間點大多可預先知道,建議及早規劃論文發表時程。因為完成論文初稿只是開頭,還得給指導者過目、英文編修、選擇期刊、經歷多次退稿輪迴、 revise 後與 reviewers 的來回溝通,而這些都需要時間。
以我這篇論文為例,從完稿到獲得刊登經歷了兩年半之久。部分原因是投稿後整個研究團隊瓦解,而 reviewer 要求重做統計以補足研究不完整之處。於是趕緊重組團隊,按照 reviewer 要求重跑統計後才被接受。
以上種種困難,相信新思惟課程能有助於縮短痛苦的摸索時間。
論文主題是自己選?或老師選?
自己選或老師選,個人經驗是各有優缺點、沒有高低之分,能成功發表才是重點。
論文主題自己燒腦去選,一旦成功走過你便會擁有做研究的高度、嶄新的視野、以及獨立研究的能力。缺點是起步時的花費時間較久,甚至決定主題後卻無法做出成果。
論文主題老師選則上手較快,因為可站在前人努力過的基礎上再往前跨一步,甚至可能得到額外的研究經費支援。比較遺憾的就是研究方向已定,甚至研究結果已被預期會是如何。
拿好萊塢電影來比喻,老師選主題比較像大成本的《星際大戰》系列電影,可能還沒上演就吸引了大家的注目。自己選主題就如同小成本的《歌喉讚》,朝另一個方向以歌舞片的形式呈現。
團結力量大
最後想說的是,一個人做研究很辛苦;一群人做研究雖然也苦,但集思廣益能減少單兵作戰時沒注意到的缺失,還有遇到困難時能有援手、獲得實際與精神層面的支持。
這次研究能順利發表,要感謝團隊以及許老師的指導。每一次的研究都是為了開創下一個更好的研究,希望往後能持續努力地做出更好、更優質的臨床學術研究。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