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致勝模式,面對統計與審稿不再困惑。

 

作者:匿名

 

 

CLIP_20210110_0242

 

 

聽者的感動:Only the Best,Not Second Best!

 

聽到吳昭慶醫師以 editor 的角度透露審稿內幕,對於一位台灣醫師能擔任國際期刊的 editor,讓同樣身為台灣人的我覺得非常光榮!So proud of Dr. Wu!

 

而吳昭慶醫師在課堂中透露,「初次見面的印象分數」真的很重要!標題是初次見面的第一線,短(concise)、簡潔(succinct)、用世界公認的標準術語(standardized),讓自己的文章獲得謹慎且公平的對待。(英文是用我自己理解的方式寫上的!)

 

除此之外,掌握好 abstract 中的 conclusion 也非常關鍵。首先,定義好族群;接著,把證據的重點寫出來並有效利用「Less is more」的原則表達;最後,要確認 conclusion 跟 data 是可以匹配的!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避免寫一個只是推論的結論。

 

在吳昭慶醫師下午的課程,才發現 revision 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場心理戰!就如同 professional sports like MLB,常常打的也是心理戰:「不要覺得他在嫌棄你,不要陷入情緒!你快要跨過門檻了!」

 

在吳醫師的講解下才知道,原來 revision 的內容,可以用清楚的視覺化和圖像化回覆,包含用 text box,也可調整字體和底色等等,讓 reviewer 看的比較賞心悅目、一目了然。除此之外,在回覆 reviewer 刁鑽,鬼打牆,不合理 的審查意見時,除了 yes 還是 yes 的這一招,也是個好提醒!還有,conclusion 不要說得太滿,這也呼應了吳醫師早上講課時提到的重點之一,就是要讓 editor 認同我們的證據,才會提高論文被接受的機會!

 

 

找出自己專屬的路

 

聽吳青陽醫師分享他找到自己的路(port-A complication, innovative technique & procedure education),有些時候,不見得只有在醫師的專業領域,而是踏足衛教或是護理界,不過整體­而言,大幅幫助醫療品質的提升,令人很感動也很敬佩!

 

而吳青陽醫師的演講中,我看到的是,他挑燈夜戰測量 1000 多張 X-ray 的角度那些夜晚,是因為他看見了一個需要被解決的問題,竭盡所能的去找出解答,這份執著和用心也提醒著 V2 的我,必須調整心態,重返到 R1 那時對於醫學的熱情,並保有「想要解決問題」的堅持!正因為,現在的我可以收自己的病人。

 

「如何讓自己的 performance 愈來愈 standardized。」吳醫師說的一句話,更讓我去思考在 IVF 的 COS 過程中,可以在幫病人療程前,就將收案做研究統計需要的標準化細項都考慮進去,讓偏差值減到最小,使 study 的品質上升。Overall, Dr. Wu is a very inspirational speaker!

 

 

Practice Makes Perfect

 

非常感謝蔡校長設計實用的互動實作手冊,讓我們可以按照步驟跑統計,甚至做出投稿圖片,也貼心地為了讓好強的醫師們產生鬥志,設計了競賽和頒獎!很欣賞蔡校長總是能用簡潔易懂的方式,讓聽眾了解他的演講內容。

 

在半小時的課程裡,除了統計的應用方式,蔡校長也分享製圖的「好多」小技巧,像是不要把圖放到最大,比例盡可能使用 4:3 等等,除了應用在寫論文,平常做簡報,也非常實用。另外,也要特別謝謝每一位助教老師,在實作時間拿著可折式板凳到處找尋困惑的學生,給予我們最適時的幫助,謝謝大家!

 

最後,用蔡校長的話來做個結尾:「所見即所得」。雖然這句話是針對製作 SCI 等級的圖表所說的,不過仍期許自己對於論文寫作的眼光,都能被訓練和調整到如同今天的每一位老師那般銳利和精準,以至於得到的結果能如同所看見的!

 

Thank you so much!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210110 (日) 第十七梯次 並標籤為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