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介紹
梅核氣是一種喉嚨有異物感但不會疼痛的症狀,一半以上的人都曾經歷過。這個症狀在傳統中醫稱為「梅核氣」,常用半夏厚朴湯治療。盧醫師團隊進行了單盲隨機對照試驗,共有 92 位診斷為梅核氣的患者參與,目的是比較「單純西藥」和「西藥加半夏厚朴湯」的治療效果。
研究將患者分成兩組:A 組(西藥加半夏厚朴湯)和 B 組(西藥加安慰劑),所有患者都填寫了中醫體質問卷、咽喉反流指數、格拉斯哥愛丁堡喉部評分、貝克焦慮量表和貝克憂鬱量表。耳鼻喉科醫師也透過內視鏡檢查評估反流發現評分(RFS)。
研究結果顯示,梅核氣患者最常見的中醫體質為氣虛(41.3%)和痰溼(35.9%),若包含體質傾向,則氣虛(63.04%)和氣滯(54.35%)最為常見。兩組患者在治療後,RFS、咽喉反流指數、格拉斯哥評分、焦慮和憂鬱指數都明顯降低。特別是 A 組(合併治療)在第 2 週和第 4 週的 RFS 評分顯著低於 B 組(僅西藥),顯示半夏厚朴湯能有效改善咽喉發炎和形態病變。
研究中使用的西藥包含非 drowsy 抗組織胺(敏飛達)、胃藥(法莫替丁)和祛痰劑(乙醯半胱胺酸),這組合能有效緩解梅核氣不適。加入半夏厚朴湯後,在反流發現評分上更有顯著改善,而且肝腎功能檢測證實這種合併療法是安全的。
結論表示,西藥能有效緩解梅核氣症狀,而加入半夏厚朴湯能更明顯改善客觀檢查指標,且不會造成肝腎副作用。這項研究證實了中西醫結合治療梅核氣的效果與安全性,為臨床醫師提供了治療的實證依據,也為患者帶來更多元有效的治療選擇。
恭喜盧醫師!
中醫一直以來是個人化醫療的樣子,似乎與學術研究中強調量化、客觀數據化的目標相反,當你在臨床上治療有成果,想要分享到國際,並在學術上發展,不知道如何進行,歡迎參考蔡校長的建議。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