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TAP 連五年得獎心得

 

作者:台北榮總 心臟外科 陳沂名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陳沂名醫師連續五年獲得 TCTAP Best Abstract Award!

 

 

00_FB_tctap_2018_i-ming_chen_best_young_scientist_share_MECA_20171105_0194

 

 

投稿參加 TCTAP 的 Best Abstract Presentation Competition 已經第五年了,前四年的參賽主題分別是 bottom up TEVAR for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risk factors analysis of aortic remodeling after TEVAR for TBAD、Hexupus technique for thoraco-abdominal aneurysm、midterm results of Viabahn assisted bypass。幸運的是,這四年都獲得 Best Abstract Presenter 的榮耀,並且在 2015 那年得到 Best Young Scientist Award

 

今年則是第一次,用健保資料庫的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 研究來投稿比賽。會議開始前的兩個月,收到大會來信,說是 academic committee 對我的投稿很有興趣,邀請我到 Late Breaking Clinical Trials 這個 section 演講,會直接頒給我 Best Abstract Award,也不用再去參加 competition。

 

 

故事要從 2013 年說起了!

 

能夠連五年得獎對我來說是莫大的殊榮,首先要謝謝我的同學,蔡依橙校長在背後推了我一把。2013 在 TSVS(台灣血管外科年會)得到理事長奬第一名後,蔡校長就鼓勵我去參加國際學會的競賽。

 

第一次參加 TCTAP,是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去參加比賽,當然,每次的參賽,都是很認真在準備。但是能夠連五年得獎,包含其中的 Best Young Scientist Award,現在回想起來,真的是始料未及,原來自己的潛力可以被開發到這種程度!

 

 

學術研究與比賽,相輔相成。

 

這五年的得獎,其實也就是我這些年在學術研究工作的一個縮影,身為北頂好醫院的主治醫師,發表論文一直是一項必要的工作,也是很大的一個壓力來源。我喜歡藉由上台演講或比賽,來督促自己完成學術工作(因為上台前一定得完成,沒得拖!XD)。

 

在每次上台演講及比賽之前,準備工作其實是漫長的,日常 database 的建立、跑統計、收集手術照片、文獻查詢、準備 PPT、練習英文演說等等……,這些功夫做好了,最後再依序完成論文的撰寫與投稿。經過這些年的努力,我也有幸能拿到我的博士學位,並升等母校的助理教授。

 

 

無形的累積,是最大的收穫!

 

做好演講比賽,不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另外一個讓我一開始意想不到的影響,就是大大小小的演講邀約變多了,也開啟了我到不同的國家,去認識同行的菁英,尤其是能和自己年紀相仿的同好一起切磋交流,是很棒的一件事。

 

過程是美好的,讓我每每開完會回到臨床工作時都充滿動力。充滿著動力,把開會所學到的新知識,用來解決以前沒辦法或處理不好的臨床問題;充滿著動力,去把手術做好然後收集 data,以便下次的演講有更多的題材可以發表;充滿著動力,要趕快把我們的文章 submit 出去,因為某某國家的某某醫師也在做類似的研究。

 

 

每一個里程碑,都是新的開始。

 

這五年的歷程實在充滿許多驚豔,讓我的人生豐富了許多,但我相信,這只是一個開始,還有許多里程碑等著我去挑戰。

 

同時,也要謝謝身邊的許多貴人們的相助,謝謝我的家人們,給了我無後顧之憂的支持;謝謝我的同事們,幫忙分擔許多忙碌的工作;也要謝謝依橙校長和他的新思惟團隊,給了我許多寶貴的建議與鼓勵!

 

Fight for good fights, always keep fighting!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140823 (六) 第二梯次, 共享榮耀 並標籤為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