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那些醫學教育沒教的事」後,是「那些醫院沒教的事」。

 

作者: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 一般精神科 謝孟軒 醫師

 

 

繼「那些醫學教育沒教的事」後,是「那些醫院沒教的事」。

 

 

又是一個早起的周末來到新思惟的課堂上,這次是《臨床研究與發展工作坊》。

 

 

「怎麼寫、從何寫起」都是醫院沒教的事

 

對於一個住院醫師而言,雖然論文似乎已經成為主治醫師或甚至是專科醫師考試的要求,但是對現仍停留在 Journal Reading 的自己來說,要拿起筆來寫關於學術發表的事情,似乎還停留在「這個也許可以拿來寫寫看」諸如此類靈光乍現的想法而已。

 

有了想法,怎麼寫、從何寫起這都是千頭萬緒交雜的事情。往往在文獻搜尋、悶著頭整理完成之後、也上台報告後,得到「寫寫看啊我們再來討論…」,然後沒了後續。

 

於是時間過去,許多可能的想法就這麼飄過去,會寫的就是一直寫,可惜我是另外一種:不會寫的,依舊生不出來。

 

 

新思惟的特色是「不囉嗦」但「細膩」

 

新思惟的特色就是不囉嗦,直接破題,把所有該說的告訴我們。直接從論文的架構切入,配合 editor 以及 reviewer 的角度,建立起一篇論文應該具有的要素。

 

細膩到直接逐字逐句帶著看 Abstract、或是直接分析文章結構(有點回到高中英文篇章結構的年代),搭配各種正反例的的對比,傳達出現在被刊登的論文的樣式(恐怖的是這些正反例子絕大多數都出自兩位講師之手)。無形之中也改變我念 paper 的方式以及角度。

 

 

原來論文要這樣寫!

 

搭配兩位具有豐富經驗的講師,同時以 Author、Reader、Reviewer 三者的角度穿插,提及各種常見的迷思以及總會讓我有「原來是這樣」的驚呼!特別是與 reviewer 的攻防應對之道,又或是身為 reviewer 的角度審查,不僅是深刻的經驗分享,更是實在的建議,字字血淚、句句血尿

 

而這些建議,沒有經過各六十幾篇 SCI 論文的千錘百鍊,是無法凝聚出這樣的精華,除了現行象牙塔裡的「那一套」以外,提供另外一種(與外國期刊交手的)觀念,難能可貴。

 

 

繼「那些醫學教育沒教的事」後,是「那些醫院沒教的事」。

 

 

回程的路上我拿起講義仔細閱讀,內容豐富精采!新思惟給我們的,不只是課堂上這一天短短八個小時的內容而已。這讓我想起與新思惟的初次相遇,就是在《那些醫學教育沒教的事》,這次,新思惟又把《那些醫院沒教的事》告訴我們。

 

接下來,就是自己踏出去的事情。並且,期待下次相會!

 

 

謝孟軒醫師與新思惟

 

 

 

最新課程

 

 

本篇發表於 20150322 (日) 第四梯次 並標籤為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