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課程,抵過我花了一年摸索。

 

作者:台北榮總 急診部 廖柏翔 醫師

 

 

01_innovarad_PHLiao_CLIP_20200412_1147

 

 

回顧自己摸索 MedCalc 的慘劇

 

之前因為自己需要整理一些臨床病人的資料和數據,看到新思惟大力推薦使用 MedCalc 統計軟體,自己又很討厭 SPSS 裡面的介面,就在一年前,先買了此軟體。

 

因為網路上關於這軟體使用方法,並沒有很多資源或使用介紹可以參考,自己上網路書局找了中國工信出版集團出版的《MedCalc 統計分析方法及應用》,自學裡面的統計資料整理,並且在生統忘光的情況下,直接看書裡的範例,套用我的資料情境(比方評估診斷力的 ROC 分析製圖或是 Table 1 的分析),隨心所欲的亂點,看看會跑出什麼東西。

 

 

原來不是軟體不好用,是自己沒用對方式!

 

看到有顯著就開心,也不知道是什麼意義就是了,但的確會出現很多今天上課所說的陷阱,例如自己忽略資料量不多且資料左偏不符合常態,一開始還很開心,隨便點一點就跑出 t test 的 p 值,填 Table 時表現了 mean + 95% CI,最後才被指導老師發現,要我改成 Median + 四分位表示。回頭查書才知道,要改用無母數統計方法,又花了很大的功夫,重新跑統計和填表格。

 

又或是,畫出 ROC 圖時,當時並不知道可以輸出圖表,選定畫素設定,當時還直接 Print Screen 再轉 Tiff 調畫素,整個圖片走味嚴重,但今天上完新思惟統計實做課程時,原來製圖有很多細節,舉凡顏色、字型、字體大小,粗體,斜體,甚至座標軸的間距選擇,都會讓圖片的吸引人程度拉出差距。

 

我還蠻喜歡課中互動實作的方式,發一本攻略,讓程度不一樣的學生,可以依循攻略做出自己理想中的圖片,有問題立刻發問,助教也都很快就會過來協助處理,甚至會提供更多小撇步。

 

 

新思惟的課程是如何贏過其他研討會

 

去年十月去參加歐洲急診醫學會的會前研習會,活動中有開設一日約七小時的課程,內容是提供急診住院醫師或年輕主治醫師研究起步之方法,架構包含了如何找尋適合的題目、如何有效率的搜尋文獻並做文獻整理、觀察型研究之 STROBE 架構、如何在急診搜集臨床資料並且清理整理資料、研究倫理和 IRB、診斷型研究方法(Sensitivity / ROC analysis)、統計(重點是教學生辨識資料類型和是否有母數 / 無母數,再循表找尋最佳統計方法,丟回 SPSS)、如何選擇投稿之期刊等。

 

新思惟課程大贏的部分,是實作中學習的統計,有很實際的目標。其實大部分情況,我們初學者的確不需要太標新立異或是太複雜的統計方法,老師提到的統計方法表格,那幾個就夠用了。

 

另外,新思惟課程很棒的地方,是吳昭慶醫師以 editor 的角度,說明選文章的標準,還有 revision 的標準作業程序,給我很大的啟發,知道期刊社的的編輯或審稿者,閱讀稿件的時同時,心中有什麼盤算。

 

透過今日的課程,大致學會了 MedCalc 統計軟體製圖的重點,(對我來說更重要的功能是,我發現圖表檢定存檔的按鍵,還有 redo 相同檢定的快捷鍵!)看到了厲害的稿件 revision 的方法,也看到老師們對醫學進步的熱情。

 

 

02_PHLiao

 

 

我很愛這張圖,技術層面是可以透過工作坊來進步的,至於科學本質就需要我們在臨床忙碌之餘,得多花心思發現有意義的問題,提出假說並設計實驗。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200412 (日) 第十六梯次 並標籤為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